亚洲日本精品宅男,在线激情小视频第一页,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不卡,自在自线亚洲а∨天堂在线

      當前位置:好文網>實用文>教案>面積的教案

      面積的教案

      時間:2024-11-04 14:51:59 教案 我要投稿

      面積的教案(1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面積的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面積的教案(15篇)

      面積的教案1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裁縫店的王阿姨接到一筆訂貨單:東風小學要在一年級新生中發(fā)展150名少先隊員,需要做150條紅領巾,要買多少布料呢?這可難壞了王阿姨,同學們,你們能幫她解決這個問題嗎?怎么解決?

        那么,做一條紅領巾必須知道什么?(面積)

        紅領巾是什么形狀的?(三角形)

        怎樣才能算出三角形的面積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共同探究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熟悉的情境,使學生產生解決問題的欲望,并能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探究活動中。

        二、探究新知

        1、復習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前面我們學過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怎樣推導出來的?(學生口述)

        2、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

        活動一:

        請同學們拿出準備的三角形,仿照我們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方法,試著拼一拼,看能不能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動手前,注意老師提出的這幾個問題:

        你選擇兩個怎樣的三角形拼圖?能拼出什么圖形?拼出的圖形的面積你會算嗎?拼出的圖形與原來的三角形有什么聯系?(屏幕出示)

        (1)學生分小組進行操作實踐活動

       。2)匯報交流操作結果(請學生將自己的拼圖貼于黑板上,對照拼圖進行匯報交流,不完整的地方,小組內其他同學補充。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出示相應的課件)

        拼法一: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個長方形,三角形的一條直角邊(底)相當于長方形的長,另一條直角邊(高)相當于長方形的寬,長方形的面積相當于三角形面積的兩倍,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所以,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拼法二: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當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當于三角形的高,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當于三角形的2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拼法三:兩個完全一樣的鈍角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拼法四: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還可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拼法五:兩個完全一樣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拼成一個正方形。

        教師概括:通過動手我們發(fā)現,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或正方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當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當于三角形的高,因為每個三角形的面積等于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所以,推出: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設計意圖]學生在平行四邊形面積推導的基礎上,運用轉化的數學思想,通過動手操作,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在操作過程中,教師把自主學習的權利還給了學生,使學生學得積極主動。在操作、觀察、分析、推理、概括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動手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二:

        除了剛才我們用的三角形面積公式推導方法外,請同學們再用剪拼的方法進行推導。

       。1)小組討論:怎樣剪拼可以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

       。2)交流匯報(請學生展示剪拼過程)

        中線

        中線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三角形的面積)(三角形的底)(三角形高的一半)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活動三:

        老師還會一種推導方法,叫折疊法,看哪位同學最聰明,能用這種方法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來。

        學生思考,得出結果,匯報交流并演示折疊過程。

        教師講解,并用課件演示。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ㄈ切蔚拿娣e)(三角形的底2)(三角形高的2)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這對有余力的學生是一種提高,進一步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開闊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也體會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

        3、教師小結:我們用拼圖法、剪拼法、折疊法的方法把三角形轉化成學過的圖形,推導出了三角形的面積公式。那么,如果用字母a表示三角形的底,h表示三角形的高,S表示三角形的面積,你能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嗎?

        S=ah2(板書)

        4、公式運用

        出示例題:王阿姨計劃做的紅領巾的底是100㎝,高是33㎝,紅領巾的面積是多少?

       。1)學生嘗試完成

       。2)交流做法和結果

        S=ah2

        =100332

        =33002

        =1650㎝2

        三、鞏固拓展

        1、算出下面每個角形的面積。

        2、這些道路交通警示標志你認識嗎?算一算一塊標志牌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分米?

        176㎡

        3、已知三角形的面積和底,求高。

        4、下圖中哪個三角形面積相等?(兩條虛線互相平行)你還能畫出和他們面積相等的三角形嗎?

        [設計意圖]通過有層次的練習,使學生能夠較好的鞏固所學知識,開拓思維。2小題的設計又對學生進行了交通安全教育。

        四、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你都有哪些收獲?

      面積的教案2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理解一個數連續(xù)乘以兩個一位數,改成乘以這兩個一位數的積的算理.

        2.理解一個數乘以一個兩位數轉化為一個數連續(xù)乘以兩個一位數的算理.

        (二)能力訓練點

        1.能正確運用一個數連續(xù)乘以兩個一位數和一個數乘以兩位數的'簡便算法.

        2.正確、合理地進行簡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靈活、合理的簡便算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掌握一個數連續(xù)乘以兩個一位數和一個數乘以一個兩位數的簡便算法.

        教學難點:選擇合理的簡便算法.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1230 1820 2440

        354254452

        2.把兩位數寫成兩個一位數相乘

        15=( )( ) 30=( )( ) 24=( )( )

        3.應用題:商店有5盒手電筒,每盒12個.每個手電筒賣6元,一共可以賣多少元?(讓學生自己用不同方法列綜合算式解答)一人板演,其它學生完成在練習本上.

        第一種解法: 第二種解法:

        6125 6(125)

        =725 =660

        =360(元) =360(元)

        你發(fā)現什么?

        使學生明確:

        (1)兩種解法的結果是一樣的,即6125= 6(125)從而得出:三個數相乘,除了從左到右依次相乘外,可以先把后兩個數相乘,再和第一個數相乘,結果不變.

        (2)當兩個乘數相乘得整十數時,第二種算法簡便.

        板書課題:簡便算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出示例 1 3552

        學生試做

        (2)訂正:使學生明確簡算方法

        3552

        =35(52)

        =3510

        =350

        (3)拓展補充4529

        (4)學生完成做一做

        2.教學例2

        (1)出示例2 2516

       、儆懻撛鯓佑嬎愫啽?

        引導學生說出把16分成 44,這樣2544計算起來比較簡便.

        2516

        =25(44)

        =2544

        =1004

        =400

       、趩l(fā)學生想不同的算法.

        (2)拓展補充

        1512怎樣算比較簡便?

        (3)練習:108頁的做一做

        三、鞏固發(fā)展

        1.填空:

        (1)2745 (2)1512

        =27[( )○( )] =15[( )○( )]

        =27[( )○( )] =15[( )○( )]

        =27[ ]=15[ ]

        = =

        2.在( )里填上適當的數,在○里填寫適當的運算符號,使計算簡便

        46254=46[( )○( )]

        3.練習二十五1題

        4.練習二十五3題(填寫在書上)

        5.練習二十五5題

        四、全課小結:今天你又學得了哪些新知識?

        五、布置作業(yè):練習二十五4題.

        六、板書設計

        簡便算法

        有時一個數連續(xù)乘以兩個一位數,改成乘以這兩個一位數和積,比較簡便.

        例1:3552

        =35(52)

        =3510

        =350

        有時一個數乘以兩位數,改成連 續(xù)乘以兩個一位數,計算比較簡便.

        例2:25162516

        =25(44) =25(28)

        =2544=2528

        =1004=508

        =400=400

      面積的教案3

        【教學目標】

        1.參與認知過程活動,認識圖形面積的含義。

        2.經歷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

        3.在活動中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以及與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點】

        結合實例理解面積的含義。

        【教學難點】

        探索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方法,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

        【教學設想】

        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理解面積的含義,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從學習長度到學習面積,是從線過渡到面,從一維空間向二維空間過渡,是認識上的一次飛躍,學習好本節(jié)內容,不僅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還為后續(xù)學習的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打下基礎。因此在教學中我注意加強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有效提高知識攝取的效果。

        1.課上我采取與學生合作互動的方式完成導入,這樣既拉近了師生的距離、營造了和諧的課堂氛圍,又自然引出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體會物體表面有大有小,對于封閉圖形的理解,我通過在課件演示封閉圖形并讓孩子指出面積,感知封閉圖形的面積,并利用種草種不完來解釋不封閉圖形沒有面積等活動,讓學生親歷了面積形成的過程。

        2.在探索比較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大小時,是先讓學生體會觀察法和重疊法之后,再通過小組合作,探索不同的方法,優(yōu)化畫格子法。這一環(huán)節(jié)既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又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3.本節(jié)課練習的設計,力求緊扣重點,面向全班學生,因材施教。

        最后的創(chuàng)意大比拼,詣在讓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基礎上了解面積相同,形狀可以不同。

        【教具】

        多媒體課件、兩片樹葉。

        【學具】

        硬幣(一角和一元)、一平方厘米的塑料片、10x10透明膠片、直徑為2厘米的塑料圓片、彩筆、一個長方形、一個正方形(附頁2中6)。

        【教學流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師:(出示數學書和信息書)同學們熟悉這兩本書嗎?它們什么是一樣的?學生會說到是大小一樣,追問:什么大?指的是哪里?學生會嘗試說出是面一樣大,或是會用手摸書的封面來解釋。

        然后,師對全體生:我們大家都來摸一摸,再來說一說,數學書和信息書的封面一樣大。生:主動去摸一摸,然后其他學生也來摸。

        【設計意圖: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面”上來】

        師:那這兩枚硬幣呢?有什么不一樣嗎?誰的面大,誰的面小呢?師:這是老師的手掌面,你們的手掌面在哪?誰想和老師比比手掌面的`大小?哈哈,我的手掌面大。這兩片樹葉有面嗎?(在展臺展示一名學生摸的過程)誰的面大,誰的面小呢?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事物中引出對面的初步認識,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為探究新知做鋪墊】

        (二)探索新知1.初步感知面積概念

       。1)初步理解面積的含義。

        師:我們剛才摸到的都是物體什么?(表面)比的又是什么?(物體表面的大。

        【設計意圖:雖然本課沒有要求對物體表面的概念進行探究,但仍然在引導學生認識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積中,從物體的一個面開始,讓學生認識到物體一個面的大小就是這個面的面積,在此基礎上使學生意識到物體的表面有時是由多個面組成的。為學生的后繼學習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小結:通過觀察、操作與比較我們知道了物體表面有大有小。師:我們就說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ò鍟驹O計意圖:讓學生充分地摸物體的表面,比較物體表面的大小,滲透了面積大小相對性的數學思想,為學生學習“面積”建立了感性認識,同時體現了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

       。2)結合具體實例理解面積的含義。師慢說: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積),誰能把這句話完整地說說。

        師:課本封面的大小呢?(多指名幾個人說)誰能像老師這樣說說其它面的面積?并用學生舉出的例子比面的大小(3)看一看、說一說。屏幕展示書上四幅圖抽象成平面圖形的過程。

        師:這些圖形能通過摸來感受它們的大小嗎?這些圖形有大小之分嗎?那也就是說這些封閉平面形也有面積,誰能說說它們的面積是指哪里呢?有什么辦法能夠把面積呈現出來?生:指出面積,課件演示(用單一顏色涂色)師:為什么是封閉圖形呢?(課件演示將一幅圖擦拭一些。)若這里種草,能種完嗎?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理解“封閉”一詞】

        師:誰能說一說什么是面積?(指出幾名學生描述)完成板書: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W生齊讀,師板書課題)

       。4)聯系生活拓展。誰還能舉例說說生活中、學習中還見過哪些物體表面、封閉的平面圖形面積嗎?先小組說,再集體交流。

       。◣椭鷮W生完整表述)小結:看來面積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還是很普遍的,只要大家多注意觀察,就會發(fā)現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看老師——自己嘗試——創(chuàng)新舉例”一系列實踐,認識面積的概念,從直觀形象到抽象,幫助學生在感性經驗的支撐下深刻的建立起面積的表象】

        2.動手操作、比較大小,正確理解面積的意義

       。1)直接觀察比較出示兩個大小懸殊的三角形比較面積大。ㄓ^察法和重疊法)再出示41頁練一練第一題。

      面積的教案4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的教學是在學生對圓柱的組成和特征已有初步認識,并且掌握了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的。根據學生的認知基礎及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在教學設計上有以下特點:

        1.利用遷移、猜想,理解圓柱表面積的意義。

        新課伊始,通過復習長方體表面積的相關知識,使學生由長方體表面積的意義聯想到圓柱表面積的意義,這樣使學生對圓柱表面積有了初步的理解,為進一步探究圓柱表面積的求法作鋪墊。

        2.利用演示、分析探究圓柱表面積的求法。

        直觀演示可以使學生獲得豐富的感性材料,加深對知識本質的理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因此,在教學中不但要鼓勵學生大膽猜想,還要借助多媒體教學,幫助學生建立起圓柱各部分之間的聯系,使學生輕松得出結論。

        3.聯系實際,解決問題。

        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圓柱的表面積公式解決問題,有時只需要計算圓柱的側面積,有時要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和一個底面的面積,因此,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學會把自己的知識經驗及解決問題的策略不斷地構建、重組、內化、升華,使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同時得到提升。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圓柱形實物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鋪墊。

        師:長方體的表面積指的.是什么?(6個面的面積之和)

        師:怎樣求長方體的表面積?

        預設

        生1: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2+長×高×2+寬×高×2。

        生2: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2.遷移。

        (1)圓柱的表面積指的是什么?(三個面的面積之和)

        (2)怎樣求圓柱的表面積?(生自由回答)

        3.導入。

        圓柱的表面積的求法與長方體的表面積的求法基本相同,都是求所有面的面積之和。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圓柱的表面積的相關知識。(板書:圓柱的表面積)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長方體的表面積的意義及求法,使學生建立起圓柱的表面積與長方體的表面積之間的聯系,為進一步引導學生運用知識遷移的方法學習新知作鋪墊。

        ⊙探究新知

        1.教學例3,探究計算圓柱表面積的方法。

        (1)理解圓柱表面積的意義。

       、俪鍪緢A柱模型,觀察思考:圓柱的表面積指的是什么?

       、诮Y合學生的回答,課件演示理解:圓柱的表面積指的是兩個底面的面積加上一個側面的面積。

        (2)探究圓柱表面積的求法。

        學生獨立探究,然后匯報交流。

       、賵A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強調長方形的長為圓柱的底面周長,寬為圓柱的高)

        用字母表示為S側=Ch。

       、诘酌娣e=πr2。

       、蹐A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兩個底面的面積。用字母表示為S表=Ch+2πr2。

        2.教學例4,解決求圓柱表面積的實際問題。

        課件出示例4。(利用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1)學生讀題,找一找這道題的所求問題。

        明確:求做這樣一頂帽子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面料,就是求圓柱的表面積。

        (2)想一想:怎樣求這個圓柱的表面積呢?

       、僖豁斆弊佑蓭撞糠纸M成?

        (一個側面+一個底面)

       、诿鞔_解題思路及解法。

        先求帽子的側面積:帽子的側面積=πdh。

        再求帽頂的面積:帽頂的面積=πr2。

        最后求帽子的側面積與帽頂的面積之和。

        師:解題時需要注意什么?

      面積的教案5

        一、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面積》第一課時70-74頁。

        二、 教學目標:

        1.結合實例通過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動,使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確表象。

        2. 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使學生體會引進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3. 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比較、分析、概括及動手操作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體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掌握常用的面積單位并建立正確的表象。

        教學難點: 在操作中體會引進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四、教具、學具:

        教具:多媒體課件;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具。兩張大小不同的白紙。

        學具:每小組一份面積相近但形狀不同的兩張長方形彩色卡紙;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正三角形紙片若干;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學具。

        五、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師:我們進行涂色比賽怎么樣?男生一組、女生一組,每組各選一位代表參加比賽,誰先全部涂完就代表哪組獲勝。(老師出示兩張大小不同的白紙,故意給男生一張大白紙,給女生一張很小的白紙)。下面開始比賽!

        這時男同學紛紛喊出:老師這樣不公平!我們的這張紙大,女生的那張紙小。

        師:對,要想公平的比賽必須在相同的條件下進行。由于這兩張紙面大小不同,只能終止現在的比賽。下面用手摸一摸紙的表面。還有那些物體有面,他們的表面的大小是否一樣?我們繼續(xù)研究這些問題。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認識面積,理解含義。

       。1)、通過物體表面感知面積

        ①、 指一指:我們身邊有很多物體,比如文具盒、黑板,幕布、書本、課桌等等,它們的表面在哪?

       、、 摸一摸:摸一摸數學書的上面,再來摸一摸文具盒的上面,有什么感覺?

       、、 比一比:數學書的上面 和 文具盒的上面 ,那個面大?怎樣比較的?(觀察法、重疊法)

       、、再來摸一摸、比一比練習本的面和課桌的面那個小?

       、、黑板的表面和和剛才我們摸的物體的表面相比怎樣?

       、蕖偛磐ㄟ^觀察和重疊的方法比較物體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們把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板書: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摺 運用“面積”說一說:黑板的表面比課桌的表面大,現在還可以怎么說?

       。2)通過封閉圖形認識面積。

       、 . 想一想:我們以前學過那些平面圖形?生匯報

       、谡n件展示平面圖形:大小不同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 你能看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哪個圖形大?圓形和三角形相比那個大?圓形和正方形呢?(圓形和正方形用觀察法不容易看出,可利用課件動畫演示重疊法比較它們的大小。)

       、巯襁@種周圍都是封閉著的'圖形叫封閉圖形,這些封閉圖形的大小也叫他們的面積。(板書:封閉圖形)

        (3)歸納面積的概念: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積;封閉圖形的大小也叫做面積。誰能把這兩方面概括起來,說說什么是面積? 小結: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板書)

        [設計意圖:建構主義認為:學生的建構不是教師傳授的結果,而是通過親身經歷,通過與學習環(huán)境的交互作用來實現的。“面”是什么?說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動手 “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學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數了。在大量直觀、實踐、體驗活動中,學生能實實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進而歸納出面積的含義。]

        2、體會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1)、 課件出示:兩個面積接近但形狀不同的長方形。

        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塊面積小一些?為什么?

       。▽W生經過觀察、重疊、割補都無法比較,這時激發(fā)認知沖突,怎么辦?)

       。2)、 提供學具(長方形、圓片、正方形、正三角形紙片及綠色長方形、紅色長方形卡紙),動手擺一擺,看能不能比較出這兩張彩紙的大小,請同學們看清操作要求。

       。3)、課件展示:

        操作要求:

       、 四人小組中每兩人選一個長方形彩紙,然后任選一種圖片,在長方形上拼擺。

       、 擺完后小組交流兩張彩紙的比較結果。

       、 遇到困難時,可在小組內尋求幫助。

       。4)、 學生操作,師巡視指導。

        因提供的每種圖片均不夠擺滿整個圖形,操作中必然出現矛盾:圖片不夠怎么辦?在這里可能出現兩種情況:

       、傩〗M內合作使用圖片,把長方形擺滿。

        ②先用圖片擺出長方形的長,再擺出寬,計算大小。

       。5)、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匯報:

        組1:我們組選擇的是長方形紙片,綠色卡紙是一行擺6個,擺2行;紅色卡紙是一行擺3個,擺3行。結果紅色長方形小一些。

        組2:我們組選擇的是正方形紙片,綠色卡紙一行擺了12個,擺2行;紅色卡紙一行擺6個,擺3行。結果也比較出紅色長方形小。

      組3:我們選擇了圓形紙片,發(fā)現擺的圓片之間有縫隙,無法比較 組4我們組選擇的是正三角形紙片,也比較出紅色長方形小。但是太麻煩!

        師:誰還有不同的擺法?

       。6)師生共同總結:操作中發(fā)現:選擇的圖形不同,拼擺的結果也不相同;圓片有縫隙,不準確;正方形、長方形和正三角形能測量出結果,比較起來,正方形更方便。

        師:我們還發(fā)現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時,應注意什么?(選擇相同的圖形)

       。7)、小結:比較兩個圖形的面積大小,要用形狀大小都相同的圖形,也就是要用統(tǒng)一的標準,這個統(tǒng)一的標準就是面積單位,(板書:面積單位)

        (8)、像剛才我們用的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等圖形都可以看成一個面積單位,剛才綠色卡紙上面擺了24個小正方形,就說明這張綠色卡紙的面積就有24個這樣的面積單位。

        人們?yōu)榱朔奖,就選擇正方形作為面積單位。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對兩個面積相近但形狀不同的長方形比較,激發(fā)認知沖突后,我提供學具,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學生經歷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用正方形表示面積單位的過程。]

      面積的教案6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和計算機輔助教學,使學生理解面積的概念,認識面積單位,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實際大小,掌握面積大小比較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的直觀形象思維,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

        3、滲透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

        教學重點: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常用面積單位。

        教學難點:對面積意義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認識面積

        1、談話導入

        2、認識表面有大小

        請同學們摸一摸書本的封面和課桌的桌面,哪個面大?

        物體的表面有大有小。

        3、認識平面圖形有大小。

        我們學習過哪些平面圖形?(出示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

        圍成的平面圖形也有大小。

        4、認識面積

        將上述兩方面結合:物體表面或圍成的平面圖形有大小,叫做他們的'面積。(板書)

        5、區(qū)別面積與周長

        同學們擦窗子,擦的部分的大小是窗子的什么?同學們早鍛煉在操場上跑步,跑一圈有長度又是指操場的什么?

        二、比較面積的大小

        我們懂得了什么是面積,那么怎么樣比較他們的的大小呢?

        1、重疊比較

        請一學生演示用重疊法比較學具

        2、利用小方塊比較

        重疊難以比較可以利用小方塊比較(電腦演示)

        變換投影(方格大小不一樣)

        指出:他們的比較標準不一樣,要統(tǒng)一標準,這就是面積單位(板書)

        三、認識面積單位

        1、面積單位有哪些呢?

        同學們在說家的面積時也經用到了“平方”,就是面積單位平方米的簡稱。(板書)

        猜一猜還有哪些面積單位?(同桌互相說說)

        2、具體認識面積單位

       。1)認識1平方厘米

        讓學生量邊長,并舉例

        用1平方厘米小正方形實際測量指定圖形大小。

       。2)認識1平方分米

        用1 平方厘米的小方塊去量課桌面積,大家覺得怎樣?

        學生量1平方分米的邊長,并舉例

        用1平方分米實際測量物體大小

       。3)認識1平方米

        猜一猜邊長多少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如果測量教室面積,三種面積單位你選取哪一種?為什么?

        舉出生活中1平方米大小的物體

        3、強化表象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像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積有多少,并用手比劃一下大小。

        四、鞏固練習

        1、填空

        2、看圖說面積

        3、動手操作

        拼一個面積8平方厘米的圖形

        五、課堂

      面積的教案7

        教學內容:

        教科書P70-P7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探索物體表面和封閉圖形大小的實際問題的過程,理解面積的含義。

        2、在觀察、比較、拼擺、測量等建立常用面積單位表象的活動中,理解面積的含義。

        3、通過自主學習,獲得成功體驗,感受數學的價值。

        教具、學具準備

        圖形卡紙、用來拼擺的小圓形、小正方形、小長方形。兩張大小不一樣的長方形白紙。

        一、創(chuàng)設情境,認識面積。

        1、師:假如老師今天要在班里舉行一個涂色比賽,看誰能最快涂完一張紙?(出示:)你會選擇哪一張紙來涂?為什么?

       。ㄐ〉哪菑。因為它的面小,能很快涂完,容易贏。。。。。。)

       。1)、師:大家都認為這張紙的面大,這張紙的面小,要很快涂完,應該選擇面小的這張紙,是嗎?我們同學都很聰明。

        (2)、引入:這是這張紙的面,那其它物體的面又在哪里呢?如:數學書的面。。。。。請同學們用手摸一摸。桌子呢?你還能說說我們課室其它物體的面嗎?并動手摸摸。(順帶復習周長)

       。3)、比較各物體的面的大小。

        師:那么,數學書的面和桌子的面比較,誰大誰小?數學書和黑板呢?

        2、引出課題:

        師:我們剛才比較這些物體的面誰大誰小,實際上是在比較它們的面積,誰大誰。浚ń裉,我們就是來學習有關面積的知識)

        板書:面積和面積單位(紙條帖)

        二、學習面積的概念。

        師:那什么叫面積呢?請同學們打開書本P71,讀一讀什么叫面積?用筆劃下來。

        1、學生自學教科書P71“面積”的概念。

        師;現在大家知道了什么叫“面積”了嗎?誰來說一說?(課件出示)

        你們都看懂了嗎?有沒有什么疑問?

        引出學習“物體的表面”和“封閉圖形的大小”。

        舉例說明。

       。1)、“物體的表面”

        師:這些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課桌、窗子、書本。。。)

        問:那么,你們說,課桌的面積和書本的面積比較,誰大?誰。

        課桌的面積和黑板的面積比較呢?

        (2)、封閉圖形。

        師:那封閉圖形又是什么呢?誰能舉例說明你認識哪些封閉圖形?(長方形、正方形。。。。)

        (3)、比較兩個圖形的大小。(觀察法)

        師:這就是兩個封閉圖形,大小不同的兩個長方形。它們的大小我們可以叫它們的面積。誰來說說,這兩個圖形的面積誰大誰小?

        ,讀概念。

       。4)、比較面積的大小,探索面積單位。

        師:現在,大家知道了什么叫面積?老師就來考考大家,F在大家桌面上有三種不同顏色的'彩紙,到底它們誰大誰小呢?請同學們小組內想辦法比較一下。(小組活動)

        匯報。

        師問:你小組比較的是哪兩個圖形?怎樣比較?

        :紅色紙條和綠色紙條或綠色紙條和橙色紙條可以用重疊法比較。但紅色紙條和橙色紙條用這種方法比較,得出的結果,大家的意見不一樣。那么,到底誰的結果對呢?現在,請同學利用手上的學具用自己的方法擺一擺,驗證一下。

        匯報。

        要點:為什么不用圓形?用正方形合適還是用長方形合適?為什么?

       。耗銈冊诒容^面積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用的學具大小要一樣)

        引入:在比較兩個物體表面的面積的時候,必須要用統(tǒng)一的標準。這個統(tǒng)一的標準,就是面積的單位。那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呢?

       。5)、學生自學教科書P73-P74的內容,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

        問:你學到了什么?

        匯報、交流。

        板書: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ㄗ寣W生邊匯報,邊從自己的學具中找出相應的學具展示說明或用手比劃)

       。6)、舉例說明。

        師:那在我們的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物體的表面面積大約是1平方厘米或1平方分米?

       。ㄓ嬎銠C的鍵盤、手指的指甲、)

       。7)、感知1平方米的大小。

        師:那1平方米又是多大呢?(出示1平方米的正方形)

        這就是1平方米的面積,大家猜猜,這里面能站幾個人?

        來,驗證一下。(學生出來示范)

        三、鞏固認知,應用新知

        1、填上合適的面積單位。

        教室該用()作單位。橡皮該用()作單位。

        筆盒該用()作單位。黑板該用()作單位。

        2、完成P761

        3、估量一下課桌的面積。

        四、、質疑。

        這節(jié)課我們學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

        板書設計P:

        面積和面積單位

        面積

        面積單位1平方厘米、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

        1平方分米、1分米

        1平方米1米

      面積的教案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在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概括出梯形面積計算公式。正確、較熟練地運用公式計算梯形面積,并能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在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思考力,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滲透數學遷移、轉化思想,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自主探究梯形的面積公式。

        教學難點:理解并掌握梯形的面積公式,會計算梯形的面積。

        教學準備:

        師:多媒體、完全一樣的梯形若干個。

        生:剪刀、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紙片(如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等)、練習本。

        教學過程:

        1.導入

        上課!同學們好,同學們請坐,上課之前老師想請大家?guī)鸵粋忙,學校安排老師給校車的車窗貼防曬膜,可是老師不知道買多少防曬膜合適,你們能幫幫我嗎?哪位同學能說一說?老師看到了你渴望的眼神,就請你來說一說吧。

        你說通過觀察發(fā)現車玻璃的形狀是梯形,只需要算出來這個梯形車玻璃的面積是多少就能知道需要買多少防曬膜了。

        那我們該怎么求出梯形的'面積是多少呢?老師看到同學們露出了疑惑表情,沒關系,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梯形的面積。

        2.新授

        同學們,雖然我們不知道梯形的面積公式,但是之前咱們已經探究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還記得我們是如何探究的嗎?你來說,哦,你說我們是通過轉化為我們熟悉的長方形來進行探究的,真棒!那梯形能不能轉化成我們熟悉的圖形來探究它的面積呢?

        現在就請同學們前后桌四人為一小組,拿出老師課前分發(fā)給大家的各種各樣的梯形,來剪一剪,拼一拼,看看有什么發(fā)現吧,小組合作,現在開始!

        老師給大家五分鐘的時間!

        好了,時間到。大家都停下來吧,哪個小組代表來展示你們的結果?

        第三小組代表,你來說。你說之前學過了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所以你把梯形剪成了一個三角形,一個平行四邊形。很好,說的請具體,還有哪個小組代表有不同的做法?

        第一小組代表,你們是怎么做的?哦你說你們把梯形剪成了二個三角形。同學們各有各的方法,你們可真厲害。還有別的小組有不同的方法嗎?

        哦,第二小組代表,你的手舉的最高,你來說。哦,你說你是用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

        真棒!同學們,請看大屏幕,老師在大屏幕出示了這種用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的方法!

        好了,我們現在已經得到了我們熟悉的圖形,該如何推導梯形的面積公式呢?我們以第三種方法一起來推導一下吧。同學們,請思考一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梯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呢?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又與梯形的什么有關呢?

        這個問題,請大家先獨立思考,再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開始吧。

        你最先舉起了手,你來說。哦,你說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梯形的2倍!梯形的面積是平行四邊形的一半!真棒!還有誰再來補充一下呢?第二排戴眼鏡的女生,你來說,哦,你說平行四邊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下底,高就是梯形的高!真是個了不起的發(fā)現!

        同學們,我們知道,平行四邊形面積等于底乘高,所以梯形的面積就是(上底+下底)*高÷2!如果我們用a表示上底,b表示下底,高是h,梯形的面積公式是怎樣的呢?你已經迫不及待了,就請你來說吧,哦,你說梯形的面積等于(a+b)*h÷2!。思路很清晰說的很完整,請坐!所以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S=(a+b)*h/2!

        同學們,我們用這種方法推導出了梯形的面積公式,那剛剛我們采用剪一剪的方法,得到了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也可以得到兩個三角形,這兩種方法能不能推導出梯形的面積公式呢?這個問題,就留給同學們課下探究吧!

        3.鞏固

        同學們,我們已經知道了梯形的面積公式,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解決校車防曬膜的問題,窗戶的上底長40里米,下底長50厘米,高30厘米,請你們在三分鐘的時間內獨立算出校車需要多少防曬膜。

        時間到,同學們,請看大屏幕,老師已經出師了答案,你們的答案和老師的答案一樣嗎?

        哦,都一樣啊,看來大家都掌握的不錯!

        4.小結

        大家都是愛學習得好孩子,最后誰能來說一說通過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你說你學會了求梯形得面積,還有你來補充,哦你說梯形得面積公式是(上底+下底)*高÷2,你們說得都很好。

        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通過動手操作得方式學習了梯形得面積,從而推導出梯形的面積公式,同時也學會了轉化的思想。

        5.作業(yè)

        馬上要下課了,現在老師來布置一下咱們的作業(yè),請看大屏幕,請同學們課下完成課后習題1,2題,并利用所學得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吧。

        板書設計

      面積的教案9

        一、教學目標:

        1、運用“轉化”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推導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2、通過動手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合作意識。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運用“轉化”的方法推導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三、教學難點:

        1、運用“轉化”的方法推導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2、對公式中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中“÷2”的理解。

        四、 教具:

        課件、兩個完全一樣的普通梯形、兩組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梯形、普通梯形一個。

        五、學具:

        每小組都有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一個普通梯形和剪刀。

        六、教學過程:

       。ㄒ唬⿵土暎

        1、復習已學的圖形面積計算公式:

        師述:“同學們你們都學過哪些圖形的面積,是怎樣計算的?”

        根據學生的回答依次板書:長方形面積=長×寬

        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

        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

        三角形面積=底×高÷2

        2、復習平行四邊形、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步驟:

        師述“想一想你們是分幾步把平行四邊形、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推導出來的`?”

        根據學生回答依次板書: 步驟:1、轉化

        2、找關系

        3、推導公式

        4、所用方法

       。ǘ┬率冢

        1、用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引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

       。1)師邊出示圖邊敘述:“我們學校打算在操場南側建一塊綠地,算一算 這塊綠地需要鋪草坪多少平方米?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什么?”

        生答:“求梯形的面積”。 出示課題:梯形的面積

       。2)引出轉化法

        師邊敘述邊板書:“梯形的面積對于我們來說是新知識,我們要把梯形轉化成我們學過的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板書:轉 化),利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推導出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板書:計算公式的推導)”

        板書為: 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轉化

       。3)布置動手操作要求:

        師述:“以組為單位按步驟利用學具一起想辦法推導出梯形面積計算公式,要求合理的分工、合作,操作學具要麻利!

        2、學生分組動手操作推導出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ń處熜虚g巡視和學生一起探究,對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指導)

        可能遇到的問題:找關系

        割補法中:為什么“平行四邊形的高=梯形的高÷2”學生理解起來可能出現困難。

        3、各小組匯報探究成果,師給予適當補充。

        (1)將兩個完全一樣的普通梯形轉化為平行四邊形

        1、轉化:

        梯形平行四邊形

        2、找關系:

        平行四邊形面積=2個梯形面積

        底=上底+下底

        高=高

        3、推導公式:

        平行四邊形面積 = 底 ×高

        ‖ ‖ ‖

        2個梯形面積 = (上底+下底)× 高

        梯形面積 = (上底+下底)× 高 ÷ 2

        4、方法:

        拼擺法

        師問:“其他同學哪兒不懂?”

        師問:“為什么要除以 2?”

       。2)將兩個直角梯形轉化為長方形

        1、轉化:

        梯形長方形

        2、找關系:

        長方形面積=2個梯形面積

        長=上底+下底

        寬=高

        3、推導公式:

        長方形面積 = 長 × 寬

        ‖ ‖ ‖

        2個梯形面積 = (上底+下底)× 高

        梯形面積 = (上底+下底)× 高 ÷ 2

        4、 方法:

        拼擺法

        (3)將兩個直角梯形轉化為正方形

        1、轉化:

        梯形正方形

        2、找關系:

        正方形面積=2個梯形面積

        邊長=上底+下底

        邊長=高

        3、推導公式:

        正方形面積 = 邊 長× 邊長

        ‖ ‖‖

        2個梯形面積 = (上底+下底)× 高

        梯形面積 = (上底+下底)× 高 ÷ 2

        4、 方法:

        拼擺法

       。4)將普通梯形轉化為三角形

        (沿一腰中點和左上角頂點之間的連線剪開,將梯形分成一個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以一腰中點為軸順時針轉動小三角形,最后轉化為三角形。)

        1、轉化:

        梯形三角形

        2、找關系:

        三角形面積=梯形面積

        底=上底+下底

        高=高

        3、推導公式:

        三角形面積 =底× 高÷ 2

        ‖ ‖‖‖

        梯形面積 = (上底+下底)×高 ÷ 2

        4、 方法:

        旋轉法

        師問:“其他同學哪兒不懂?”

        師問:“為什么要除以 2?”

        (5)將普通梯形轉化為平行四邊形

       。ㄑ馗叩闹悬c做上底的平行線,沿平行線剪開,將兩部分圖形轉化為平行四邊形)

        1、轉化:

        梯形平行四邊形

        2、找關系:

        平行四邊形面積=梯形面積

        底=上底+下底

        高=高 ÷ 2

        3、推導公式:

        平行四邊形面積 =底 ×高

        ‖ ‖ ‖

        梯形面積 = (上底+下底)×(高 ÷ 2)

        梯形面積 = (上底+下底)× 高 ÷ 2

        4、方法:

        割補法

        師問:“其他同學哪兒不懂?”

        師問:“(高 ÷ 2)高 ÷ 2,為什么可以去括號? ”

        師問:“為什么要除以 2?”

        4、小結公式及字母表示

       。1)師述:“同學們你們真了不起你們合作想辦法自己推導出了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一起告訴老師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

        生邊說師邊板書:梯形面積 = (上底+下底)× 高 ÷ 2

        (2)介紹字母表示形式

        師述:“如果面積用字母S表示,a表示上底,b表示下底,h表示高,那么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可以寫成?”

        生邊回答師邊板書:↓↓ ↓ ↓

        S =( a + b )× h ÷ 2

        板書為:梯形面積 = (上底+下底)× 高 ÷ 2

        ↓ ↓ ↓↓

        S =( a + b ) × h ÷ 2

       。ㄈ、練習

        1、反饋練習

        師述:“算一算 這塊綠地需要鋪草坪多少平方米?要求梯形面積得知道什么?”

        生答:“上底、下底、高分別是多少?”

        給出:下底=50米上底=34米 高=10米

        學生計算

        2、鞏固練習

        計算下列圖形的面積

        80分米

        30分米

        15厘米 25厘米

        40分米

        14厘米

        (四)總結:

        師述:“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生應回答到的知識點:1、梯形面積計算公式及字母表示形式

        2、推導圖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基本思路及方法步驟

        師總結:“同學們你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還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困難,你們要善于用轉化的思想利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新困難。當遇到不會、不懂的地方還要學會和同學、朋友一起合作解決。”

       。ㄎ澹┳鳂I(yè)

        (六)板書設計:

        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轉化

        長方形面積=長×寬 梯形面積 =(上底+下底)×高÷2 步驟:

        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 ↓ ↓ ↓ 1、轉化

        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S =( a + b )×h÷22、找關系

        三角形面積=底×高÷23、推導公式

        4、所用方法

      面積的教案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類推的能力.

        3.培養(yǎng)探索、應用的意識.滲透變與不變的辨證唯物主義思想.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理解并掌握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這些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2.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這些單位間的進率又是多少呢?

        3.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板書課題)

        二、新授

        1.研究1平方分米與1平方厘米的關系.

       。1)指導學生自學例1.出示自學提綱:

        A.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多少?

        B.邊長是10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多少?

        C.1平方分米與100平方厘米哪個大?為什么?

        (2)學生分組匯報.教師演示動畫“面積單位間的進率1”.

        因為1分米=10厘米,所以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也可看作邊長是10厘米的正方形.

        1分米×1分米=1(平方分米)

        10厘米×10厘米=100(平方厘米)

       。3)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板書)

        2.推導1平方米與1平方分米的關系.

        (1)教師提問:請同學們猜想一下1平方米與1平方分米之間有什么關系?

        用什么方法可以驗證你的想法是否正確呢?

       。▽W生分組討論,匯報)

       。2)(演示動畫“面積單位間的進率2”)

        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米.而1米=10分米,所以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可以劃分成100個邊長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即100個面積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所以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板書)

       。3)思考: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呢?

        3.小結:相鄰的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

        三、鞏固練習

        1.填空.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1平方米=( )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2.判斷.

       。1)面積單位比長度單位大. ( )

       。2)4平方米=40平方分米 ( )

        (3)50平方米和50米一樣大 ( )

        四、課堂小結

        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相鄰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五、課后作業(yè)

        1.3平方米=( )平方分米 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5平方米=( )平方分米 26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2.一張寫字臺的臺面長是13分米,寬是6分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合多少平方厘米?

        3.一條人行道長20米,寬4米。面積是多少?合多少平方分米?用面積是25平方分米的水泥方磚鋪地,需要這樣的水泥磚多少塊?

        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在學生初步認識面積單位和學會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這一內容的關鍵是讓學生切實理解相鄰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為什么是100,并要求學生初步學會用進率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課堂上要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認真觀察、參與獲取新知識的全過程.這樣學到的知識,記憶深刻,避免死記硬背。

      面積的教案11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80、81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 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 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轉化的思想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平行四邊的面積計算公式,并能正確運用。

        教學難點:

        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教學過程:

        一、情境激趣

        1.播放運載“嫦娥一號”探月衛(wèi)星的火箭成功發(fā)射的錄像。

        2.師:為了紀念這個有意義的時刻,我們學校的小朋友們在數學活動上利用一些圖形拼出了運載“嫦娥一號”的火箭模型呢!

        3.(課件出示拼成的模型)讓學生觀察火箭模型是由哪些圖形拼成的。

        提問:如果比較這些圖形的大小,要知道它們的什么?哪些圖形的面積是我們已經學過的?怎樣求?

        4.比較其中的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誰的面積大,誰的面積小,可以用什么方法?(引導學生說出可以用數方格的方法。)

        二、自主探究

        1.數方格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

       。1)提出要求:每個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不滿一格的都按半格計算。

       。2)學生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兩個圖形的面積并填寫書上80頁表格。

        (3)反饋匯報數的結果,得出:用數方格的方法知道了兩個圖形的面積一樣大。

       。4)提出問題:如果平行四邊形很大,用數方格的方法麻煩,能不能找到一種方法來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5)觀察表格,你發(fā)現了什么?

        (6)引導學生交流發(fā)現并全班反饋得出: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長方形的長相等,平行四邊形的高和長方形的寬相等,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長方形的面積相等;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底乘高。

        (7)提出猜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2.操作驗證。

       。1)提出要求:請小朋友利用三角尺、剪刀,動手剪一剪拼一拼,把平行四邊形想辦法轉變成我們已學過面積計算的圖形,完成后和小組的同學互相交流自己的`方法。

       。2)學生分組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3)學生展示不同的方法把平行四邊形變成長方形。

       。4)利用課件演示把平行四邊形變成長方形過程。

       。5)觀察并思考以下兩個問題:

       。.拼成的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比較,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B.拼成的長方形的長與寬分別與原來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

        (6)交流反饋,引導學生得出:

        A.形狀變了,面積沒變。

        B.拼成的長方形,長與原來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等,寬與原來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

       。7)根據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得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8)活動小結:我們把平行四邊形轉變成了同它面積相等的長方形,利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得出了平行四邊的面積等于底乘高,驗證了前面的猜想。

        3.教學例1。

       。1)(出示例1)平行四邊形的花壇的底是6 m,高是4 m。它的面積是多少?

        (2)學生獨立完成并反饋答案。

        三、看書質疑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學生自由回答。)

        五、鞏固運用

        1.練習十五第1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后反饋答案。

        2.你會計算下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嗎?

        3.你能想辦法求出下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嗎?

        4.練習十五第3題。

        六、全課小結(略)

      面積的教案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圓柱體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含義,掌握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圓柱體側面積和表面積。

        2、使學生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

        教學重點

        表面積的計算。

        教學難點

        側面積的含義與計算方法。

        教學關鍵利用教具,弄清側面積與圓的關系。

        教具準備圓柱側面展開教具。

        教學方法操作法。

        教學過程

        舊知鋪墊1、口算。

        3.1434100.5670.820

        2、長方體表面積。12㎝

        (1)長方體的表面積指的是什么?8㎝

       。2)怎樣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20㎝

        探索新知1、揭示并板書課題。

        2、教學例3.

       。1)你們知道圓柱體的表面積指的是什么嗎?

       。ㄕf一說、摸一摸)

       。2)你們想應該怎樣計算圓柱體的表面積?

       。▽W生說明、教師演示)

        板書結論:圓柱體的表面積=圓柱體的側面積+2個底面的面積

       。3)圓柱體的'底面積和側面積會計算嗎?

       。▽W生說明、教師演示)

        板書推導過程。

        3、嘗試練習。

       。1)求側面積。

        a、C=2.5dm,h=0.6dm。

        b、d=8cm,h=12cm。

       。2)求表面積。

        a、S底=40c㎡,S側=25c㎡。

        b、r=2dm,h=5dm。

        4、課堂小結。

        鞏固練習完成練習2的第5、6題。

        布置作業(yè)完成練習2的第7、8題。

      面積的教案13

        教學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經歷用不同的方法比較兩個物品表面、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

        2.認識面積的含義,了解把圖形平均分成若干小方格來進行面積比較的方法。

        3.積極參加觀察、比較、交流活動,愿意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方法。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課件、

        2.學生準備:將附頁中的長方形剪下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我們周圍的物體都有面,像桌面、書面、文具盒面、籃球的面請你從身邊的物體中任意選出幾個物體看一看,摸一摸。 學生感受。

        師:誰能給它們起一個共同的名字?

       。ㄎ矬w的表面)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我們的教室,哪些物體表面的形狀是長方形,哪些是正方形?

        生1:課桌的面是長方形的。

        生2:我的橡皮的面是正方形的。

        生3:黑板的面是長方形的。

        二、探究新知。

        1、師:請你任選兩個表面是長方形或正方形的物 體,比一比它們的表面,你發(fā)現了什么?

        生:物體表面有大小。

        師:我們可以說:物體表面的大小叫物體表面的面積。

        2、師:我們把這些圖形畫在紙上,就成了“平面 圖形”。 剛才我們知道了物體的表面有大小,那大家想一想,平面圖形呢?

        引導學生得出:平面圖形也有大小,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平面圖形的面積。

        3、誰能將這兩句話概括一下,說說什么是面積。 師生共同歸納面積的定義。

        下面我們看看課本的編者是怎么給面積下的定 使學生通過多種感官初步感知物體的表面的概念,為理解面積的概念奠定基礎。 物體的'表面積由教師傳授給學生,到平面圖形的面積時,學生采用類推的方法,即可得出平面圖形面積的定義。

        如果學生說:“課桌是長方形的。”教師應及時糾正是:“課桌的面是長方形的。” 學生可能會說“哪個物體的表面比哪個物體的表面大或小! 概括面積的定義義。 課件出示面積的定義,多讀幾遍,加深印象。

        4、讓學生拿出從附頁中剪下的兩個長方形紙,比 一比哪個面積大? 指幾名學生到前邊演示比較的方法。

        生1:黃色長方形的面積大。我把藍色長方形放在黃色的上面,讓相鄰的兩條邊對齊,我發(fā)現黃色長方形面積大。

        生2:我是這樣擺的。

        生3:還可以這樣擺。

        生4:也可以這樣擺。

        師:你能給這種方法起個名字嗎?

        生:重疊法。

        5、教師出示比一比(2)中的兩個圖形,讓學生 比一比,哪個圖形面積大,哪個圖形面積?自己試一試。 把你的方法告訴小組中的其他同學,看看同學的方法對你有什么啟發(fā),你們還能創(chuàng)造出什么方法比較這兩個圖形的面積?小組合作進行比較。

        匯報:

        生1:我用的是剪拼法。先把兩個圖形重疊,把多余的部分剪下來,拼在空余的部分,這樣可以看出正方形的面積大。(教師用課件演示)

        生2:我用的是數方格的方法。我把兩個圖形都分成邊長為5毫米的小正方形,正方形共分成了36個小正方形,長方形共分成了32個小正方形,這樣可以看出正方形的面積大。

        生3:還可以這樣劃分。我是都分成邊長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進行比較的。

        6、出示說一說:這幾種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方法, 你喜歡哪種?為什么? 學生自由回答。

        三、鞏固練習。

        1、85頁練一練。

        2、智力闖關。

        四、小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還有什么問題?

        五、作業(yè)。

        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給學生一種成功的享受。 在感知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加深理解。 學生通過比較發(fā)現這兩個圖形比較起來并不太容易,激勵學生去探索。 培養(yǎng)學生學會交流,學會合作。 小組學習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要在學生自我發(fā)現的基礎上進行。 練習設計層層遞進,從課內延伸到課外。 質疑問難,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 有很多說法,只要能表達清楚意思就達到了設計的目的。 如果學生只說:“黃色長方形大”教師應指出是黃色長方形的面積大。對于學生出現的比較方法,只要能得出結論,就要加以鼓勵。 如果學生出現不了方法的名稱,教師可進行適當引導。 學生在操作中可能不會出現數方格的方法,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把兩個圖形分別劃分成許多同樣大小的方格進行比較,讓學生試一試試。 如果學生出現其它比較的方法,教師應給予鼓勵。

      面積的教案14

        教學目標:

        1.在自主探索的活動中,理解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多種方法。

        2.能根據各種組合圖形的條件,有效地選擇計算方法并進行正確的解答。

        3.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組合圖形的實際問題。:教學重點:能根據條件求組合圖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

        理解分解圖形時簡單圖形的差。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和長方體、正方體、平行四邊形、梯形、三角形紙片。

        教學方法: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

        教學過程: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學生學習活動過程設計意圖

        一、在拼圖活動中認識組合圖

        1、同學們,我們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平等四邊形以及三角形,下面請同學們拿出長方形、正方形,請你用這些圖形拼一個復雜的圖形,并說一說像什么。

        2、請學生將拼出的各式各樣的圖形,介紹給大家:你拼的圖形什么?二、在探索活動中尋找計算方法。

        1、教師出示圖形

        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圖形,進行拼圖操作活動。

        學生拼出各種各樣的圖形,選出貼在黑板上。

        指名回答:我拼的'圖形像我家樓梯的臺階,像一張方桌、客廳地面……

        學生觀察老師出示的圖形,這幅圖形象一張客廳的平面圖。

        學生討論怎樣算買多少平方米的地板?

        通過這一操作活動,使學生從中體會到組合圖形的組成特點。

        讓學生認識組合圖形的形成以及特點。

        讓學生感受計算組合圖形的必要性,并讓探索的基礎上,討論得出計算組合圖形

        請大家看一看,老師也準備了一個圖形。對,像一張客廳的平面圖,現在要在上面鋪地板。

        2、提出問題

        你們知道應該買多少平方米的地板嗎?

        只要求主面積,就知道買多少平方米的地板了。那么能直接算出來嗎?

        3、請同學們想一想,為什么要將圖形進行分割,圖形割后,可以轉化為我們學過的圖形進行計算。

        學生動手算一算,想一想,不能直接算怎么辦,動手畫圖,怎樣他割。

        學生介紹自己探索中采用的分割方法。

        學生分別按照黑板上的方法計算主客廳的地板的面積。

        學生發(fā)獨立觀察圖并且解決問題,然后,集體匯報、訂正。

        面積的基本方法。從中體會到組合圖形的特點。

        讓學生認識組合圖形的形成以及特點。

        讓學生感受計算組合圖形的必要性。并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基礎上,討論得出計算組合面積的基本方法。

        從中體會到組合圖形的特點。

        板書設計:

        五、圖形的面積

        組合圖形面積

        2.成長的腳印

      面積的教案15

        教學目標

        1、理解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正確運用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進行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類推遷移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積極探索的學習精神。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小節(jié)內容是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三角形的特征和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運用轉化思想和方法來學習的。牢固掌握這種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方法,是將來學習數學的'一條捷徑。

        本小節(jié)教材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用數方格的方法求出三角形面積。通過數三個不同類型三角形的面積,使學生真正體會到這種方法太麻煩,不易數對,盟生一種探求更好、更簡捷的計算公式,進一步調動學生繼續(xù)探索的積極性。第二部分是用轉化的方法推導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通過平移、旋轉分別拼擺成平行四邊形,通過發(fā)現每個三角形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或長、正方形)的面積關系,從而滲透“三角形面積=底×高÷2”的計算公式。第三部分是應用三角形面積公式計算。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掌握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及面積計算公式的應用。難點是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法建議

        教師要先復習三角形的特征,能畫出并指出各種不同類型三角形的底和高,再復習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為解決三角形面積公式做鋪墊。

        在推導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之前,先用數方格求面積的方法,然后引導學生聯想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啟發(fā)提問:能不能也把今天學習的三角形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其它圖形?首先利用書后材料剪下不同類型的三角形,按照書中安排的層次,先研究把兩個直角三角形轉化成學過的不同圖形,重點解決為什么不把它們轉化成三角形的道理。這樣在研“兩個銳角三角形”時,就不會轉化成沒學過面積公式的圖形,第二層中要注意解決旋轉的問題,為了便于理解,可借助課件,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第三層次則由學生自主探索完成,通過以上(三種不同情況)轉化前后的對比,得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重點提問為什么要除以2?由于已有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基礎,關于三角形面積公式和字母公式就可由學生自己解決了。

        本節(jié)課要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在操作中學會新知。

      【面積的教案】相關文章:

      面積與面積單位教案05-27

      面積的教案05-27

      什么是面積教案04-12

      圓的面積教案07-01

      面積單位教案07-05

      面積單位的教案01-20

      圓的面積教案01-19

      梯形的面積教案03-09

      《面積計算》教案03-09

      《圓的面積》教案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