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學論語讀書筆記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國學經典讀書筆記15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現(xiàn)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筆記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書筆記頭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學經典讀書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學經典讀書筆記1
以前我是一個很驕傲很愛炫耀的孩子,從不懂什么叫謙虛,就拿一個故事來說吧!
一次,我的作文被刊登在校級刊物上,我高興地告訴了父母讓父母分享我的快樂。他們聽了后不住地夸我,但也不住告誡我:“不能驕傲喲!”我哪里能聽進去,因為我早已被驕傲給“駕馭”了!
就在我興奮的同時,我的性格也有了極大的變化——變得更加驕傲暴躁了。一有在比誰的作文寫得好時,我就在他們比面前炫耀,若不順心便“發(fā)揮”出我暴躁的脾氣;和同學們聊天時也會炫耀我的“光輝”史……我就和同學們比了下去,最后到了一個朋友都沒有了,我心里卻想:不就是妒忌我作文寫的好嗎?我還不想和你們在一起呢!從此我驕傲成了癮,暴躁成了性,一發(fā)不可收拾。直到有一天,我徹底改變了。那次測驗,我原本以為只要一動筆,就能寫出一篇文章,可是我錯了,上午兩節(jié)課,我居然才寫出了一個題目幾句話,結果可想而知,我不僅受到了老師的'批評,還受到了父母的教育。其實,他們都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呀!記住一句話‘滿招損,謙受益’千萬不能驕傲啊!”我就不名其中的含義。
自從我校掀起了“誦讀了《國學經典誦讀》”的活動,我也積極地參加活動并被《國學經典誦讀》里的一樁樁,一件件動人的故事所陶醉感染。特別是馮異的謙遜把我給震撼住了。他被大家稱為“大樹將軍”,他自幼好學,率領的軍隊有規(guī)矩,為人謙遜。特別是每次將軍們圍坐爭功領賞時,只有他從不居功自傲,總是只身一人坐在大樹下思考戰(zhàn)斗的經驗和教訓,正是因為他與眾不同的作風,才有了“大樹將軍”的美名。而劉秀發(fā)現(xiàn)他的行為習慣與作風之后,就更器重他了。我從這個故事中明白了許多道理,如:“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也!薄吧仙迫羲,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薄疤煜屡d亡,匹夫有責!边@些道理不但使我學會了戒驕戒躁,而且還讓我學會了要厚物載德,更要有一顆赤子之心。
這本書不僅使我從一個“游手好閑的小皇帝”,變成了一個勤勞的“忠仆”,還讓我明白了中國的一句古語“百善孝為先”的含義:只有“孝”才能推進社會的和諧發(fā)展,做一個讓人尊敬的人,F(xiàn)在我已學會了為勞累了一天的爸媽端上一杯清香的茶,為奶奶端上一碗熱騰騰的米飯,并且學會了做飯,洗衣等家務活,為父母減輕了一半的負擔。
國學經典讀書筆記2
在四大文明古國中,中國就是其中之一,它具有悠久而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在這個歷史文化中又蘊含了淵博的文字,蘊含了中國美妙的語言,更蘊含了從最早的奴隸社會到如今絢麗多彩的現(xiàn)代社會的偉大發(fā)展歷程。在這個發(fā)展的過程中,中國經歷了贏利的歡呼同時也經歷了失敗的轉衰,譜寫了一章又一章壯烈的歷史篇章,它為中華的子孫后代留下了輝煌的歷史文化,更體現(xiàn)了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
在小學時,中國名著和外國名著相比,我最喜歡閱讀外國名著,因為它和我一樣童心未泯。但上了初中后,我接觸更多的是中國名著,了解更多的也是中國的歷史文化,聽說更多的也是有關中國文化,哪怕在聊天里,聊最多的也是中國文化。自此,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喜歡上了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
我最喜歡閱讀的名著是《論語》,我第一次讀這本書時,沒怎么弄懂里面的意思。正好在一次上課時,學到了《論語》。于是我對《論語》就有了深一層的了解。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所寫的,而在《論語》中的句子主要是孔子教授其弟子的內容。《論語》中,使我受益頗深的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一句子,主要思思是: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惘,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懈怠。這句對于此時正值風華正茂的少年來說,真是一個讓人積極向上的句子。
就舉兩個事例來說吧。在我們班的同學中有很多學習成績很好的。這些成績好的同學平時學習多是勤思考,踏實學的。而有兩個同學的思維方式不一樣,思考與學習都是成反比例的。王明平時成績很好,但在考試中往往容易出錯。他在我們班可以說得上是安靜而成績又好的學生吧。在每次上課過程中,老師提出的問題他都毫不理會,只顧著玩他的游戲。而等到老師寫出答案后,就急忙抄寫,下課后多看這個問題的解答,在平時練習時總能得到高分,而到了考試就出很多錯誤。這就是所謂的“學而不思則罔”。
許玲則是只會思考而不喜歡學習的.一名同學。老師提出的問題們總是積極思考,但不喜歡寫練習,更不喜歡做筆記。所以每次回答老師的問題時,總以為自己全都懂了,根本不聽課。這就是所謂的“思而不學則殆”。
要是這兩位同學能夠學與思相結合,才是真正的懂!不管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中都離不開認真,仔細,更離不開理性的思考。在人的身體組成部分中,大腦是最重要的部位,既然我們有大腦這一構成部分,就應該學會思考,學會學習,讓我們自己成為大腦真正的主人,敢于超越常人的思維習慣,樂于在廣袤無垠的未知世界里自由馳騁。中國文化帶給我們的不單是文化的傳承,更是中華民族崛起的光輝。
國學經典讀書筆記3
《論語》是一部語錄體散文,是孔子死后,弟子們把他平日的言行記錄收集起來,整理編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論,也有弟子們的自相問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據(jù)的經典。
這樣一本言行錄,篇幅也不大,不過二十篇,一萬一千余字,卻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細看各篇,學而篇第一只要講“務農”的道理,遇到初學者入“道德之門”;為政篇第二主要講治理國家的道理和方法;八佾篇第三主要記孔子論禮樂之事;里仁篇第四主要講仁德的道理;公冶長篇第五主要講古今人物的賢否得失;雍也篇第六主要講孔子與弟子們言行;述而篇第七主要講孔子謙己誨人之辭及容貌行事之實;泰伯篇第八只要講孔子、曾子的言論,及對古人的評贊;子罕篇第九主要講孔子提倡禮制,鼓勵人們好學不倦,以及記述孔子不肯說什么,不肯做什么;鄉(xiāng)黨篇第十主要講孔子平素的言談舉止,衣食住行,生活習慣;先進篇第十一主要講孔子對弟子賢否的評論;顏淵篇第十二主要講孔子教育弟子如何為仁、為政、處世;子路篇第十三主要講孔子教育弟子怎樣做人,怎樣為政;憲問篇第十四主要記孔子及其弟子論修身做人之道,兼有對歷史人物的評述;衛(wèi)靈公篇第十五主要記孔子及其弟子在周游列國時所論的以德治國的道理;季氏篇第十六主要記孔子論君子怎樣修身、如何以禮法治國;陽貨篇第十七主要記孔子教育弟子講究仁德,闡發(fā)以禮樂治國的道理;微子篇第十八主要記歷史上圣賢的事跡,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國時的行為,以及世人對于處亂世的不同態(tài)度;子張篇第十九主要記孔子的弟子們探討求學求道的言論,以及對孔子的敬仰與贊頌;堯曰篇第二十主要記古代賢王堯、舜、禹、湯的言論以及孔子對為政的論述。
縱觀全書,《論語》很全面的闡明了孔子的思想,不管是為人還是處世,不管是修身齊家還是治國平天下?鬃拥暮诵乃枷胧恰叭省,在政治上,他主張“節(jié)用而愛人”,反對苛政、苛捐雜稅,“苛政猛于虎也!”,也主張“克己復禮”;在自身修養(yǎng)上,他主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張“吾日三省吾身”;在教育上,他主張“有教無類”,第一個在中國創(chuàng)辦私學,打破學在官府的格局,他也主張“因材施教”、“言傳身教”,所以針對不同性格的兩個弟子的'同一個問題,他給出不同的建議,所以在周游列國時,即使如何困窘,他為弟子們始終樹立榜樣,并時刻不忘對他們的教誨。
而我覺得,《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樸素的、溫和的生活態(tài)度。這樣一種從容不迫的態(tài)度,這樣一種謙抑的態(tài)度,其實正是中國人的人格理想。與西方不同,中國哲學崇尚的是一種莊嚴、理性和溫柔敦厚之美!墩撜Z》的思想精髓就在于它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華融入人的內心,使天、地、人成為一個完美的整體,人的力量也因而無比強大。
“足兵,足食,民信之矣!边@說明物質意義上的幸福生活僅僅只是一個指標,而真正內心感到安定和對于政治的認可,則來自于信仰。幸?鞓分皇且环N發(fā)自內心的感覺,與貧富無關。“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一個人能夠不被富足的生活蠱惑,又能在貧賤中保持著做人的尊嚴和對禮的遵守,那么,才能夠得到真正的內心的快樂。
而孔子在《論語》中反復作為做人立身之本的孝悌,也是給人以最樸實的啟發(fā)的。從孔子對孝的闡釋——“無違”,“父母,唯其疾之憂”,“今之孝者,是為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色難”中,我們受到的心靈震撼,是不會比其他孔子所教誨的更深刻的大道理少的。細細讀了這些話,我們的心中,是會產生深深的歉疚和反省的。我們會發(fā)現(xiàn),我們做到的原來遠遠不夠。所以,從這一刻起,更加愛我們的父母吧——以孔子的諄諄教導為心中的指標,時刻問自己一句:“你做到了多少?”
當然,孔子畢竟是生活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人了,那是一個尚未進入封建時代的奴隸社會,他的思想,不可避免地帶有時代的局限性。他的最終理想,是要恢復周禮,維護奴隸階級的統(tǒng)治的,無疑,甚至對于那個時代而言,他都不是一個進步者。雖然,封建統(tǒng)治者在孔子死后,突然將孔子的儒家思想捧至獨尊地位,出現(xiàn)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做法,但那時的孔子的思想,早已被一個叫董仲舒的人狠狠加以改造,后來又被朱熹越解釋越離譜。所以,在孔子自身那個時代,孔子的思想,其實并不是很進步的。而且,他其中的一些思想,也確實不是完全能讓人認同的。比如他說如果父親坐了錯事甚至犯了罪,兒子不僅不應該揭發(fā),而且還要幫助努力隱瞞。這在今天,不就成了同謀、共犯了嗎?他還輕視婦女,說什么“唯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也”,把我們女子與小人相提并論,擺明了是侮辱嘛!他也輕視勞動和農事,樊遲問稼桑之事,就被他稱作是沒什么大出息的人。
總之,《論語》中,有值得學習的,也有一些小小的值得改進的,但它無疑是偉大而杰出的。一點小瑕疵掩蓋不了它強大的光芒。
一本《論語》,雖薄薄百頁,卻可以讀得很厚很厚。讀《論語》,我想,需要的正是這種將書由薄讀厚的智慧吧。本人資質有限,初讀《論語》,謹把自己一點小小的感悟寫在這里。
國學經典讀書筆記4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第二)這里講的是如何調和“學”和“思”的矛盾,作為一個理科的學生,我覺得我對這個問題有相對深入的理解。只學而不思,不易發(fā)現(xiàn)別人的'錯誤,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讀《論語》,買一本書回來,刷刷幾下讀完,即使過目不忘,學到的也是別人的東西。思而不學,則會進展緩慢,而且容易鉆進牛角尖出不來。這時如果能夠參考一下以往人們對同一問題的看法,則很可能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荀子也說過“吾常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所以,孔子告訴他的弟子,在學習中要把握好“學”和“思”這對矛盾。
國學經典讀書筆記5
《弟子規(guī)》也許在我們大家還牙牙學語的時候就接觸過了吧,《弟子規(guī)》中的每一個字都蘊藏著極其深刻的道理,是我們如今不得不去把它理解的更透徹。
孔子用簡簡單單的1080個字描繪出了人生中的131件事,每件事都意味著一個人生哲理!案改负簦瑧鹁。父母命,行勿懶!笔前,父母生我們養(yǎng)我們,整天為我們早出晚歸,不分日夜的奔波著,父母到了家里一定是累了,我們?yōu)楦改父梢恍┎恢档靡惶岬募覄栈,是應該的。我們應該盡心盡力的去為父母“服務”,因為爸爸媽媽給予我們不求回報的愛,我們這輩子必定還不完!提起生活中,我想我做的還不夠,每天放學回到家,爸爸勞累了一天,也回到了家,渾身酸痛,疲倦的不得了,而我卻因為作業(yè)兒發(fā)著牢騷!皝恚瞄|女,給爸爸按按摩吧!”爸爸疲憊的聲音又在我的耳邊縈繞,“沒時間,沒看見我這正寫作業(yè)呢嗎?”我不耐煩的應對著。我錯了,爸爸累還不是為了我,為了這個家?我就算是毫不猶豫的去給爸爸按摩,也不足以爸爸對我的付出!“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敬承。”在人的一生中難免會有犯錯誤的時候,而我也不例外,每次做錯事的時候,總是要被媽媽說一通。當然,我那不爭氣的淚珠,也隨之在眼角流落下來,看在我表面上不敢反抗,可心里早已生出了許多不滿于埋怨?墒窃谧x完《弟子規(guī)》后,我知道了媽媽都是為我好,為了我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正如大人們整天總嘮叨的,我們就像一個小樹,不為它修枝剪葉,總也長不成一棵正直的參天大樹。
今后,我一定要管好自己,自己心里所想,就要用心去做,弟子規(guī)所講述的每一個道理,都給我?guī)砹藛⑹!靶€┲斝艕廴省本褪且粋人最應該擁有的,我一定要努力去愛做學習孔圣人對我們的教育與引導!國學經典讀書筆記600字
在讀詩中,我收獲到“亡羊補牢,未為遲也!保ü(jié)選《戰(zhàn)國策》)。
記得有一次,我病好剛回校上課,誰知下午老師說:“同學們,明天要考試了,回家要認真復習!倍A懔悖艑W鈴響了。我垂頭喪氣地回到家,慢吞吞地把作業(yè)做完了。我剛拿出語文書準備復習,心想:唉!復習還有什么用,我都請了幾天的病假,怎么也考不到第一。老師說過:“要在全組考第一才能當上語文組長!狈凑敳涣苏Z文組長,還不如看看電視,輕松一下!我拿著作業(yè)找媽媽簽字,媽媽問:“你這么快就復習完了,明天能考好嗎?”我跟媽媽說了緣由,媽媽摸著我的'頭說:“你不復習,不努力,不去試一試,怎么就知道自已不行呢?更何況你如果有不會的,還可以打電話問老師呢!如果現(xiàn)在放棄了,不是一點機會也沒有了嗎?語文組長可是你這段時間夢寐以求的啊!聽媽媽一說,我便跑進了房間,認真地復習起課本來。等考試結果出來了,我終于如愿以償?shù)禺斏狭苏Z文組長,這真是:事到臨頭,只要及時想辦法彌補,都來得及。
在一個星期五的晚上,我拿出書本準備做作業(yè)。可是又想:不是還有明天嗎?留著明天做吧,今晚看一下電視。當我打開電視看得津津有味時,腦子里忽然想起了《中華經典誦讀》中的“《今日歌》”:今日的事要今日做,不能拖到明天,因為明天還有明天的事。于是,我關掉電視,回房間做作業(yè)去了,從讀詩中我感受到時間的寶貴。
從讀詩中,我體會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艱辛——“到頭禾黍屬他人,不知何處拋妻子”(選自《農夫》);
從讀詩中,我領略了江南水田美麗的風光——“更被鷺鷥千點雪,破煙來入畫屏飛”(選自《稻田》);
從讀詩中,我……
誦讀經典,我感受這世間的真諦;誦讀經典,我享受這世間的美景;誦讀經典,我分享這世間的真情;經典,伴我成長。
國學經典讀書筆記6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時候,不知道是不是有批判傳統(tǒng)文化的風潮?傊跣〔ㄏ壬菚r發(fā)表的文章是很合時宜的。即使放到現(xiàn)在來看,那些道理也未免過時,在一些人眼里依然正確。
《沉默的大多數(shù)》是暑假翻的,基本上把感興趣的篇目都看完了。這本書涉及的主題很雜,國學,知識分子,道德,信仰,科學等等。筆記中全面的涉及和討論是不現(xiàn)實的,礙于讀書太少,見解也不甚完善。這里摘其對國學的一些看法,雜糅個人評價,漫談一二。
在《我看國學》一文中,王小波用辛辣詼諧的筆觸談了對孔孟程朱的看法。他說孔子是個一本正經的說大實話的老天真,雖然學不到什么真正的東西,但是向往那時的學習氣氛。又說孟子是個兇巴巴令人討厭的人,甚是偏執(zhí),動不動就稱人禽獸。王小波一點都不喜歡他。他還說程朱的格物致知和陰陽五行雖是民族寶貴遺產,卻失之于簡單。與西方的自然科學無法相比。研究倫理學和政治哲學(說白了就是人際關系)的古代儒士們更是無法與擁有天才的思維能力的牛頓愛因斯坦相提并論。一門學問研究了兩千年,即使內容本身不值得研究,也足以挾之以自重。而那被研究的東西和研究它們的人,實在難以想象變成了什么樣子。
在《智慧與國學》一文中,王小波說中國人對待學問一大問題就是太過于重實用,看重“器物之用”而不關心背后的方法與技能以及對自然的了解。這點大概在晚清“中體西用”“師夷長技以制夷”時最為明顯,在天朝皇帝眼里,西方的器物只是器物而已,沒有任何別的價值。這荒謬已經達到了令人同情的地步。反過來說,古代中國人也不知道除了“實用”還能有什么。為何讀書,不過是做官。而做官以后,早已不在做學問的范疇里了。
四書五經注來注去,注出來的是什么?王朝的覆滅?寫滿恥辱與黑暗的歷史?如果問國學能給人來什么,我真不知道怎么回答。君不見皇帝的庫房,外國使臣送來的落滿塵土的科學儀器。君不見國人曾經極端的`愚昧與迂腐。國學給這個受苦受難的國度帶來了什么?誠然,有的人會辯解,中華千年的歷史之所以得以延續(xù),正因為有這門學問得以維穩(wěn)。但這門學問能否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孕育先進的文明?這恐怕就難以回答了。
恰恰相反,西方人總有一種想讓自己聰明和獲得真正智慧的勁頭和興趣,所以從古希臘人開始就有辯論的傳統(tǒng),所以他們研究看起來沒什么“用”的科學。在他們眼里,中國人研究了兩千年的東西不過是些包裝起來的廢話。
在中西方不同的學習過程中,也形成了對學習不同的看法。對中國人來說,學海無涯苦作舟,懸梁刺股、十年寒窗。學習從來不可能是快樂的事情,至少在古代,熟背四書五經就是真正的學習了。因為中國人不知道什么叫追求真正的智慧。我一直覺得,博大精深這個詞,主要是漫長歷史的必然積累,而非真的有許多精妙之處。
他還說到中國人研究學問就像“大山臨盆”,壯烈過后生下的是一只耗子。當然,這個例子可能不太妥當,但是也說明了一點東西。歷史課上講到蘇格拉底,他說他知道的唯一東西就是他一無所知。而從孔子開始“知天命,不逾矩”,后人“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中國人早覺得已經懂得了一切,就等萬國來敬仰和皈依了。他們覺得自己擁有了超級知識,沒有不知道的東西。在無盡的考據(jù)和訓詁后,只剩無所事事的閑著。
坦白地說,讀王小波的文字我是有共鳴的。有的人會說這是崇洋媚外,缺乏民族感情。但無法清醒的認識民族文化就是熱愛嗎?有的人說這是科學主義,但我只能說你錯解了科學主義。
我一直以為,國學就是一個“史”字?紦(jù)訓詁基本概括了它的內容。弘揚傳統(tǒng)文化,重振國學之風,最近幾年也是頻頻強調。我想,也許我們尊敬的,應該是那股勤奮與鉆研的民族精神,應該是民族頑強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意味著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什么是真正國學,明白我們擁有的,也清楚我們失去和缺少的。
國學經典讀書筆記7
我國的歷史源遠流長,有一段話我記得最深,那就是孔子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段話是說:“學習知識并按時溫習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的嗎?別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修養(yǎng)高的人嗎?”我們每天上完課回家,必須先把今天新學的知識復習一遍,再寫作業(yè),這樣就加強了理解,還能有不一樣的感想。有朋友來我家玩,我會請他吃美食,帶他去南京有名的.景點參觀,了解我們的城市和文化,這一定會讓我們都感到快樂的。當我撿起大街上垃圾放入垃圾桶時,當我扶老奶奶過馬路時,當我給老人讓座時,都會得到周圍贊賞的目觀,但是也會有人不理解我,我依然堅持我的原則,要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學好國學,做好國人!
國學經典讀書筆記8
讀國學學經典,從我個人來說,有不少的收獲和體會。收獲可以從兩方面來說:一:提高自身素養(yǎng),為教育工作打好基礎。我從國學與經典中學習到不少教育理念,可以學以致用。二:從國學經典中學到做人的道理,處世的哲學。
現(xiàn)代社會知識更新快,自己在學校里學到的知識太有限,根本趕不上時代的變化。要做好新時代的教師,能適應時代的需求,現(xiàn)代教師必須有活到老學到老的觀念。而學習,應該海納百川,應該博而精。新時代的知識技能固然要學。而我國古文化博大精深,更應該是學習的寶庫,知識的海洋!墩撜Z》中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國學經典里的知識也一樣,就像陳年佳釀,越品越有味道。而且也只有國學經典才經得起推敲,經得起品味。《論語述而》中還說過:“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這句話對我影響很深,讀書時我是個自信得有些自負的人,莫名其妙的盲目地自傲。工作后利用業(yè)余時間粗略地看了《論語》,現(xiàn)在,在工作的環(huán)境中才知道那句話說得太對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蓖轮腥瞬艥鷿,讀大學出來的她們基本功非常扎實,書法、繪畫,音樂樣樣都懂。而且教學多年的她們經驗非常豐富,面對問題學生都能輕松應對。原本認為自己能像他們一樣應付自如,但是結果卻出乎意料。真是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也下定決心虛心向有經驗的同事請教,并利用假期練習書法,爭取把自己的`基本功練得更扎實。收效還挺不錯,在工作上我也慢慢積累了一些自己的心得。
在對學生的觀念上,《論語》里說:“因材施教。”真是經久不衰的真理。剛參加工作時,由于沒有經驗,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我自認為做到了人人平等。其實卻是違背學生發(fā)展規(guī)律的。由于沒有重點,也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導致教學結果很不理想。事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學行為存在那些不足,也向其他同事征詢建議。最后得出結論:要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比如我教畢業(yè)的幾個孩子有什么問題經常跑來和我說。例如,到中學學習壓力大,厭學等等。我就不再像以前一樣,要求她們必須死記硬背文化知識。而是建議一個身體素質比較好的孩子朝體育方面去發(fā)展,一個愛繪畫并且很有天賦的孩子朝美術方面去發(fā)展、使她們找到自己的特長,重新樹立學習的信心。
國學經典讀書筆記9
最近忙于應付研二的學業(yè),都沒什么空微信讀書了。這兩周的一篇作業(yè),寫成了文學方向,就貼上來做讀書筆記吧。
《勸學》出自《荀子》,是書中的首篇文章,又名《勸學篇》,創(chuàng)作年代戰(zhàn)國時期。
荀子(約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況,字卿,華夏族(漢族),戰(zhàn)國末期的趙國人 。他是非常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和政治家,當時被尊稱為“荀卿”!盾髯印肥撬拇碜髌。與此同時,他也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之一,戰(zhàn)國末期兩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韓非和李斯,漢代初期的政治家、科學家張蒼,都是荀子的門下高足,其中,李斯和張蒼分別擔任秦朝丞相和漢朝丞相。荀子老師的教育水準由此可見一斑!
所謂“勸學”,顧名思義,就是“勸人學習”的意思,這是一篇集中論述“關于學習的重要意義”的議論文。
一般的議論文章,都比較地艱澀難讀,或是大段說理,或是正襟危坐,難以讓人“一見鐘情”、“再見傾心”,但是《勸學》篇,融說理于“緩行游蕩”之間,給你描繪一幅又一幅的情景,感覺在翻閱風景的時候,就順便把道理給聽進去了。與此同時,在下筆之時,完全看得出“濃墨重彩”的寫作功力,文章“勸導人們以正確的目的、態(tài)度和方法去學習,以樸素的'唯物主義為理論基礎,旁征博引,娓娓說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確觀點,也體現(xiàn)了作為先秦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藝術風格!
文章開篇寫“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開宗明義,挑明說“學習是不能停止的”!一上來就跟你們講清楚,我今天是來講大道理的。只是,這道理怎么講?真是一門藝術了。
擅用實景比喻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說靛青這種染料是從藍草里提取出來的,但它卻比藍草看著更藍啊,冰是水凝結的,可它顯然比水更冷啊。再加上“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這些都是為什么呢?因為君子要多不斷學習,并且每天反省自身,那么他就能明事理且沒有什么過錯了。這個道理其實挺淺顯的,就是說要借助外界養(yǎng)分,滋養(yǎng)自身,任何人只要通過發(fā)憤學習,都是能進步的。
因為作者多用日常的事物來做比,讀者在腦海中就會首先構建起這些事物的模樣或場景,從感性認識遞進到理性認識,快速融入,難怪說這樣講理是“先聲奪人”了。并且,大道理只講了一句“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馬上180度大掉頭,跟你講一些好玩的、易懂的東西,強力吸引你往下讀。
這些淺白、通俗的實物實景比喻,是文章的一大特色。又比如“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無需翻譯,也能即刻明白,說得很對呀!所以,由此得出“君子性非異也,善假于物也”,不是說君子天生就有用的,是善于借助外力,外力是什么?外力怎么得到?就要不斷得學習。
正反對比遞進
在文章前四段的正面循循善誘后,作者開始講“蒙鳩和射干、蓬草和白沙、蘭槐”的故事了,這些都是反面的例子,要說明的是它們長錯了地方或找錯了環(huán)境,告訴君子“居必擇鄉(xiāng),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后文中,“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大段使用了強烈的正反對比的舉例,都引向“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說不刻苦鉆研,不會有顯著成績,不埋頭苦干,不會有巨大成就。
大量運用排比
文章之所以讀來無刻板之感,反而覺得活潑,除了眾多的比喻、類比,創(chuàng)作形式上非常多得采用了變化多樣的短句排比,也是一大原因。
除了開頭抓人眼球的“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文中的排比句不勝枚舉,又如“肉腐出蟲,魚枯生蠹”、“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鳥息焉”、“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等等,寓說理于實景,文學色彩強烈,“甚或有一種音樂的節(jié)奏感流動在其中”。
不難看到,較為連續(xù)、整齊排比句式,同時較為多變,讀來因此感覺新鮮、生動。
從理論到實踐
文章的前半部門,說“學不可以已”,論說了學習的重要性。既然重要了,該怎么學呢?從“學惡乎始?惡乎終?”開始,文章較為系統(tǒng)地闡述了學習的具體方法。
關于學習的途徑,“其數(shù)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從誦讀《詩》、《書》等經典書籍開始,到讀《禮記》結束,這樣的意義在于,從做書生開始,一直到成為圣人!肮蕰,政事之紀也;詩者,中聲之所止也;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禮之敬文也,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這一段短短幾句話,有一種讓人肅然起敬之感,不僅飽讀詩書,并且能高度集納概括,向人進行推薦,名師水準的體現(xiàn)。
關于學習的方法,“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不要浮躁,不要啰嗦!皩W莫便乎近其人”,學習要親近良師;“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學習還要崇尚禮儀,“故禮恭,而后可與言道之方;辭順,而后可與言道之理;色從而后可與言道之致”,君子要“不傲、不隱、不瞽,謹順其身”,不要浮躁,不要怠慢,不要盲目,謹慎對待每一位前來求教的人。
關于學習的態(tài)度,“學也者,固學一之也”、“全之盡之,然后學者也”,學習要專心致志,學得全面徹底。
“在作品集中并列的比喻,從同一角度反復地說明問題。這種手法,在修辭上叫做“博喻”,一般大都用來輔助景物描寫。而荀子作品中的博喻都是用來說明事理。巧妙地運用大量比喻來論述,這是《勸學》非常突出的創(chuàng)作特點。”
荀子講的“大道理”層層遞進、深入淺出,結構嚴謹、質樸,卻又不是華麗,一個能言善辯、滿腹經綸的教師形象躍然紙上!败髯拥奈恼滤赜小爸T子大成”的美稱,鋪陳揚厲,說理透辟;行文簡潔,精練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
其實,這就像現(xiàn)在一樣,學生們坐在教室里,同樣是學知識、聽理論,但如果老師自身水準高超,并且課講得生動有趣無枯燥,沒有學腐氣,自然是會大受歡迎的。
國學經典讀書筆記10
“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談話”中華上下五千年,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唐詩、宋詞、元曲被人們歷代傳承,中華人民將繼續(xù)傳承和創(chuàng)造。
光陰似箭,我已是八年級學生,最近,我正在閱讀《論語》,我相信這是一本家戶喻曉的經典名著。
相傳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賢人七十二,《論語》此書正是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成為儒家經典,歷代傳承。
孔子是一個偉大的人,他對學生的諄諄教誨,每一句話都飽含哲理,我們學的第一句選自《論語》的`名言是“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我仿佛聽見孔子告訴我,三個人一同走路,在這里面一定有一個可以當我們老師的人,值得我們學習的人。這句話讓無數(shù)人懂得相互學習。
同樣的,也有一句教科書上出現(xiàn)過無數(shù)次的名言:“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句話也是出自《論語》,孔子的意思是讓我們選擇別人的優(yōu)點去學習,對照別人身上的缺點,及時改正自己身上的缺點,讓我們受益終生。
學習成長中,怎么做才是明智的表現(xiàn)呢?“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币馑际侵谰褪侵溃恢谰褪遣恢,不能不懂裝懂,自欺欺人,這才是明智的表現(xiàn)。這是一句至理名言,就像學習一樣,學習知識如果掌握了,可以多做練習鞏固,如果我們還沒有完全掌握,就要及時請教,不能渾水摸魚,這才是明智的表現(xiàn)。一千多年前孔子就明白這個道理了,我們也應懂得。
當沒有人理解自己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知人也!辈灰獡膭e人不了解自己,只要擔心自己不了解他人,這句話也出自《論語》,給讀者們帶來安慰,深深影響人們的心靈,讓人的心靈重歸寧靜。是啊,做好自已就行了,不必執(zhí)著別人是否了解自己。
當自己排斥別人的時候,“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边@句話告訴我們君子要團結不搞幫派,搞幫派的都是不團結的小人,這句話給我們敲醒警鐘,讓我們不要排斥別人,成為小人。
當你想要抓住過去不放手時,“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凡事已成定局,就不必要再說了,已近完結的事情,就沒必要去匡正,過去的事情就不要再追究了。這句話蘊含的道理讓人值得深思,它會提醒你懂得放下過去,抓住現(xiàn)在重新開始。
《論語》是孔子智慧的結晶,他將一生的感悟都傳給了弟子,他的語錄由弟子收錄下來,編成《論語》流傳后世,一千多來來讓世人深受啟發(fā),看了這本書,我了解了孔子的思想,也懂得了為人處事。
國學經典是我們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品讀國學經典,受益終生,作為中華民族一員,我們將繼續(xù)傳承和發(fā)揚光大我們的國學經典。
國學經典讀書筆記11
范曾,中國當代著名的畫家,書法家和思想家。東方學大師季羨林評價:我認識范曾有一個三部曲:第一步認為他只是個畫家,第二步認為他是一個國學家,第三步認為他是一個思想家。在這三個方面,他都有精湛深邃的造詣。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評價:今天在座的范曾,他沒問題,是當代的大師,是當代的大書法家,是當代的大畫家,而且以我外行的看法,他不只是當代的,也是幾百年來,沒有一個像他這樣的大。范曾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很深的造詣,寫有《國學開講》這本書。《國學開講》對中國的儒釋道都有很精辟的見解。我尤其對范曾先生對佛教的論述印象深刻。
中國近代學者梁漱溟先生說過:“科學能解決物質問題,宗教能解決心靈的問題,誰也代替不了誰!闭f起宗教,佛教是無法回避的話題。佛教有兩大宗旨:一是大智大慧,也稱為文殊菩提;一是大慈大悲,也稱為普賢菩提。在中國歷史上,在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等民族分裂的時期和政權對立的時期,因為戰(zhàn)亂之下,民不聊生,百姓痛苦不堪,佛教在著中國特殊的時期都能得到民間的自發(fā)傳播。大概是百姓在“大智大慧”和“大慈大悲”的佛祖的保佑下能得到心靈的慰藉,心靈的些許安慰才能使百姓渡過無窮無盡的災難。
人類不僅是在亂世,而且在太平盛世,都面臨著人生的`煩惱。佛說眾生有八萬四千鐘煩惱,同時也有八萬四千種法門。我們都是從紅塵中來,很多人心里不安靜,或者說心里著急,這個可能是一種無明的煩惱,在某些時候陷入一種“我執(zhí)”,并沒有特別具體的原因促使你這樣,可是你經常會有一種不安,或者一種躁動。這個時候,你可能需要冷靜地思考一下,我需要什么,經過我的努力,我能夠做到什么地步;經過我的奮發(fā)忘我,能做到什么地步?心靈的問題還是得靠心靈來解決。白巖松說過一句話:“內心都無法平靜,我們如何獲得幸福?”佛教很多偈語都是讓人反省內心,如“菩提本無樹,寧靜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不是風動,不是帆動,是智者心動!毙撵`寧靜與奮發(fā)進取是不排斥的,儒家經典《大學》:“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倍▌t生慧,慧則生明,心靈的平靜是人之成大事不可或缺的。
但如何使內心平靜呢?《壇經》講:“明心見性,頓悟成佛!笔澜缰廊藦洜栴D說過:“心即可為天堂,亦可為地獄!痹姼枧c宗教在此處不謀而合。佛家認為,每個人內心都有一盞長明燈!伴L明燈”是什么?是心靈的光照。當一個人心靈里的燈能夠放大光明的時候,他的心靈就像天堂一樣光亮。當這個燈熄滅的時候,他的心靈就會像地獄一樣黑暗!伴L明燈”其實就是每個人的佛心,也就是本真之心。當本真之心被貪嗔癡等塵埃蒙蔽的時候,長明燈就會不能通明透亮。亞歷山大大帝曾問希臘的一個哲學家第歐根尼,問他想要什么?第歐根尼對這位擁有亞歐非帝國的皇帝說,請不要阻擋我的陽光。亞歷山大大帝感慨,如果不當皇帝,他就要當?shù)跉W根尼。第歐根尼內心的“長明燈”一直是通明透亮的,他已經本性自足。拿破侖,一生戰(zhàn)功赫赫,贏得無數(shù)輝煌。但真正認識拿破侖的人卻說,拿破侖一生很少笑,一直是眉頭緊鎖,得到的快樂極少!安幌氘攲④姷氖勘皇呛檬勘,拿破侖一生都被這個時代還有內心的欲望驅使著,內心又怎么能獲得平靜呢?總之,一個人之所以愉快,之所以自在,是由心靈造成的;反之,一個人之所以痛苦,之所以不自在,也是由心靈造成的。這就是“萬法由心造”。
煩惱來了,我們如何解決呢?凡是你遇到很大的困惑或困難的時候,一定要記住“放下”這兩個字!胺畔录慈鐏,不要被我執(zhí),法執(zhí)所控制!逼綍r我們經常念:“阿尼陀佛,無量佛菩薩!蔽覀冃睦镆羞@樣的追求,就是遇到煩惱時,就要提醒自己,我的心量太小了,不夠大。王陽明說:“吾心即宇宙”,本心無是非,無區(qū)別,無大小。一切皆無的空。心無常滯,即是般若。心量非常大的人,能放下執(zhí)著與是非,這個就是般若智。羅曼羅蘭《約翰.克里斯朵夫》里面,主人公的母親說,她把自己的一切苦難,都歸于自己造成的;而把自己一切的幸福,都歸于上帝。有了這樣的宗教信仰,她很容易平和地生活。羅曼羅蘭說過:“一個樸實的人比較容易接近上帝。”心無掛礙的人如王陽明,能看到滿街的人都是圣人。
范曾還提供一個他長期積累的經驗:當煩惱來的時候,如果煩惱了就能解決問題,那么就繼續(xù)煩惱;如果不能解決問題,那么就要快樂。這也是個很好的辦法。
國學經典讀書筆記12
《論語》是一部給人以啟迪的經典之作。它好似一株瑰麗奇葩,馨香撲鼻,意味悠長;又好似一顆璀璨之星,耀眼奪目,光照千秋……這不,就連我這個初碰《論語》的小字輩在拜讀一番后也明白了許多……
通過讀《論語》,我明白了交友之道。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是啊,益友就像厚厚的百科辭典,你總能從與他的交往過程中,得到有益的幫助:當你猶豫彷徨、難以決斷時,益友的廣博多識可助你做出正確選擇;當你取得成績、獲得成功時,益友的逆耳良言可使你保持頭腦清醒;當你有了缺點、犯了錯誤時,益友的直言不諱可教你補漏改邪……而損友就如同污濁的沼澤泥潭,與他們交往,會讓你不知不覺陷入其中且愈陷愈深,貽害多多!墩撜Z》讓我明白的交友之道就是慎重交友,善交益友,樂交諍友,不交損友。
通過讀《論語》,我明白了心靈之道。《論語》中有這樣一段對白:“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無!酉脑唬骸搪勚樱凰郎忻,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細細品位這句話,我頓捂了一個道理:人生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其中,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痛苦;而且我們要盡可能地用自己所能去彌補這個遺憾。承認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不足之處,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的生活之道。
通過讀《論語》,我明白了人生之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笔前。苋搜壑袧L滾奔流的江河水,它不只是一種自然的存在,其中流淌的還有挽不回、留不住的光陰。就在孔子看著流水興嘆的同時,他也對自己、對他的學生、對千年萬代的后人描述了這樣一種人生軌跡:“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币苍S這一種人生軌跡并不適用于我們每一個人,但我們卻能夠以其為借鑒,設計我們自己的人生之道,那就是要認準人生目標,惜時苦干,當下的我要走出自己的人生軌跡,首先就得惜時勤學,只爭朝夕。
當然,《論語》讓我明白的還有很多很多,譬如君子之道、理想之道、仁義之道……只是紙短墨淺,小小的我怎能幾句話就說得清。! 國學經典論語讀書筆記 篇14
說起《論語》,應該是家喻戶曉,但真正了解其內涵的人,又有幾個呢?而我,也是在這兩天的學習中才走進《論語》,并從中悟出了許多道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币簿褪钦f,自己不喜歡的,也不要強加于他人;叵肫鹞乙郧暗慕洑v,委實是沒有做到這一點。就拿發(fā)本子這件小事來說吧,我會因為有其他事要做,就把這些本子“轉手”給別人,那人的臉上雖有百般不愿,卻還是幫我發(fā)了本子,F(xiàn)在想來真是慚愧,發(fā)本子本是幾分鐘就能搞定的事情,我卻還要麻煩別人。為這點小事而讓他人鬧得不開心又何必呢?若是下次再遇到這類事情,我定會不施于人。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惫鈱W不想學不好,光想不學也學不好。一看到這句話,我就會想起那個傷心的夜晚以及我那段時間的學習態(tài)度。因為數(shù)學我在暑假時是預習了一些的,所以上課時也就沒太注意聽,即使聽了也不過是點點頭罷了,腦子不動,當然就有疑惑,這點在家庭作業(yè)中就充分體現(xiàn)了出來。做數(shù)學作業(yè)時,總有那么幾道題會把我難住,但我不愿動腦筋。于是,手機拍題便成了我的“救星”。書上都是“優(yōu)”,到了考場就不這樣了。我思來想去也沒做出最后一道題,前面的題也缺于檢查。這樣的話,考試成績自然也是慘不忍睹。那天夜晚,我哭了,就像是有人狠狠地扇了我一巴掌似的,臉上是辣疼辣疼的,心里亦是如此。面對這樣的成績,我只有無盡的`悔恨,當初為什么不好好學呢?從這件事中,我也明白了,學習應該做到學思結合,才能越學越好。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边@說的就是時間,時間像流水一樣從我們身邊流過,日夜不停。每當我聽見時鐘上秒針一格一格前進的聲音,便會陷入恐懼,時間為何這樣快?我還什么都沒做呢。于是,我便與時間展開了一場賽跑。早上去學校的路上,我加快腳步奔向學校;在校園里的時光,我爭分奪秒;做作業(yè)時,我奮筆疾書……曾經在網(wǎng)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你每天過著七八十歲后能做的事情,還要大把的青春干什么呢?”是啊,時間是那么寶貴,我們應該在有限的時間內做些有意義的事。如:清晨早起鍛煉,堅持寫好每一天的作業(yè),熱心幫助他人……這樣,我們生命的每分每秒都是充實多彩的,何樂而不為呢?
《論語》,它流傳千古,其中的一言一語都寓意深刻。學《論語》,長智慧,難道不是這樣的嗎?
國學經典讀書筆記13
學習國學可以提高自己的素養(yǎng)!靶奚怼R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xiàn)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
知識能夠讓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們要做的不是發(fā)怒不是指責,要從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個短期和長期目標,放在一個最顯眼的位置,能夠時時的看到,這樣你就能比較容易的實現(xiàn)目標。
《國學》這本書讓我學會感恩、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边@句話的意思是說:孔子說:“學生,在家里孝順父母,在外要敬愛兄長,做事謹慎而誠實,博愛眾人,而親近仁德的人,躬行實踐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學習《詩》《書》等經典!
通過學習《國學》這本書,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如對自己的父母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應該從樂于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講禮貌,尊敬長輩等。它在教我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梢哉f,國學知識里面對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出正確的方向。
《國學》這本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著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內涵。今后, 我要多加學習,讓“國學經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輕松而灑脫。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以此為傲,也希望大家能繼承并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國學文化,使其在歷史的舞臺上熠熠生輝、永不衰竭!
國學經典讀書筆記14
90年的風雨歷程,書寫了中華民族的復興;90年的風雨歷程,演繹了英雄兒女不屈的抗爭;90年的風雨歷程,塑造了中國共產黨不屈的靈魂。
歲月如歌,在跳動的音符上,我們見證了革命者斗爭的艱辛;時光若水,在回旋的清波中,我們體味了革命者英勇的斗爭。
讀紅色經典
歷史的足跡伴著點點的星光,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我們不得不正視那曾經屈辱的過去,我們不得不重拾那寫滿艱辛的紅色記憶。
《小兵張嘎》想必沒有人會感到陌生。那個機智勇敢率真執(zhí)拗的小男孩是我們心中永遠的英雄。
在花香裊裊地早晨,伴著悠悠的書香,讓我們穿越歷史的時空,走近張嘎。張嘎生活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他的童年在槍林彈雨中度過。也正是因為如此,他的童年有著與我們不一樣的色彩。
面對日軍,他機智勇敢;面對親人,他堅強孝順;面對朋友,他有情有義;面對正義,他頑強抗爭。
這就是張嘎,這就是他最吸引人的地方。他的不屈,他的執(zhí)拗,他的率真,他的頑強,他的一切,洗滌著千千萬萬中國人民的心。
讀紅色經典,讓我們重拾崢嶸歲月里的記憶;讀紅色經典,讓我們重溫屈辱歷史中的情懷。
樹理想信念
五千年華夏文化,讓中國在世界聞名;90年波瀾壯闊,讓世界重新審視中國。
往事不堪回首,再回首,只見那東方的雄獅頑強奮斗。
90年,中國翻天覆地;90年,中國日新月異。那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已經離我們遠去,那風雨飄搖的歲月也不復存在。
盡管今天的`中國不再落后,但是我們的憂患意識仍舊不能忘。我們要樹立理想信念,為中國新一輪的崛起打下堅實的基礎。
今天我們仍然得記得,是革命先輩們用他們的熱血換來了我們的今天。雖然他們長眠地下,但是他們的靈魂永駐我們心中。正如那滿天的繁星,在中國歷史的浩瀚煙波中熠熠生輝。
90年的風風雨雨洗禮了中國,也成就了中國。讓我們在紅色的書海中盡情地遨游吧!
國學經典讀書筆記15
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瑰寶,是祖先留下的精髓,是我們安居樂業(yè),安身立命的文化根基。通過誦讀國學經典文章,能讓我們“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我們拱小三年級這學期誦讀的是《禮記》。其中讀到一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不禁讓我感慨萬千。 “玉則,國之重器也”。一塊玉,在山上,在地下,只不過是一塊不為人知的石頭而已,即使挖了出來,也不過是一塊玉石,只有經過人們仔細、精心的雕琢,才能成為一個流傳千古的寶貝。人如果不學習,就什么也不懂,不知道,又怎么能為國家效力,成為國家的棟梁呢?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我們小學生,人人都是一塊玉石,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在父母的撫育,在老師的精心教育下,石頭才能變成美玉。我們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學懂“仁、義、禮、知、信”,才能成為國家的有用人才。
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誦讀國學吧!讓“國學經典”中的智慧之光,引領我們前進,讓我們一起繼承并發(fā)揚中華傳統(tǒng)國學文化,使其在歷史的舞臺上熠熠生輝,永不衰竭!
【國學經典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國學經典讀書筆記03-14
國學的讀書筆記02-11
經典國學的讀書筆記02-11
國學經典論語讀書筆記02-21
國學經典讀書筆記25篇12-08
國學的讀書筆記15篇02-11
經典國學的讀書筆記15篇02-11
國學經典書籍讀書筆記范文通用01-17
國學教學總結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