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浮力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浮力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浮力教學反思1
浮力的概念是本節(jié)的重點,阿基米德原理是本節(jié)重點也是難點。在生活中及小學的自然課上對浮力認識已有一定的基礎,考慮學生的認知基礎其概念由兩個現象直接得出并強調“浸”和“向上”。
阿基米德原理的得出是難點,先讓學生從生活現象和動手做課桌上的小實驗現象猜測加推理“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再由水中水袋受的浮力和排開的水的重力的關系,最后由分析加表達式推導得出原理,這樣層層推進,分散難點。從經驗,生活和實驗中的現象猜測避免猜測的盲目性。由于同學個體的差異及實驗的自主選擇,避免“整齊劃一”,保證多樣性,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
同時教師在應有充分的準備學生猜測的“意外”,如:猜浮力與深度有關等。學生并沒有從生活中或已有的經驗出發(fā),這樣猜測就有一定的局限性,此時教師可加以引導。學生交流,回答“小魚和大魚由于深度和體積不同而產生浮力不同的爭論”,“改錯題:木塊浮在水上受到的'浮力”兩個問題。情境化的問題,增加親切感,易引起興趣。“改錯題”降低難度,又加深對原理的理解。題型的多樣化可避免解決問題煩味與枯燥。
不足的是題目的覆蓋面不廣,可增加對浮力方向理解的問題;可換浮力在生活應用的例題,從而增強物理服務于社會的意識。
浮力教學反思2
今天聽了兩位老師的科學課,學習了天平和彈簧測力計的正確使用方法,收益匪淺。
兩位老師分別對教材,課標進行分析。然后通過實驗來驗證、總結 、反思。第一位老師首先通過一段對話,引入小船漂浮的情景,引出向上的拖力就是浮力,為浮力下定義,接下來通過學生活動,讓學生探究生活中物體的沉浮情況,引導他們發(fā)現物體的沉浮情況不同可能是與與浮力有關。第三部分為探究實驗學生提出問題,設計實驗方案,教師就測力計的使用給予相應指導,在水中的物體都會受到大小不等的浮力的作用,然后討論如何通過改變物體的形狀來改變浮力的大小,從而改變物體的沉浮狀態(tài)對浮力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應用。最后通過“橡皮泥造船”的活動,應用浮力的知識,同時與實際生活結合,反思生活中的船和浮力,改變橡皮泥的形狀,使它漂浮在水面上。
本課教學以探究實驗為主,在多次探究實驗中,讓學生認識沉浮現象,了解浮力的原理,在預測和實驗結論中產生認知沖突,引導學生反思并修正想法,進一步鍛煉學生在動手實踐中進行觀察、分析、反思和總結的.能力,充分鍛煉了學生邏輯思考、反思求證的能力,最后通過“橡皮泥造船”的活動,應用浮力的知識,同時與實際生活結合,反思生活中的船和浮力,體現了科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的理念。
浮力教學反思3
這節(jié)課從學生學習效果來看:全班所有學生都投入了學習活動,都動手做了實驗,在實驗中認真觀察實驗現象,都有新的發(fā)現,都能提出有一定質量的問題。學生發(fā)言積極,都能圍繞學習內容進行思考,懂得了水的浮力的有關知識,部分學生表現出具有廣闊的知識面、強烈的求知欲望和積極主動的探究精神。
在設疑自探環(huán)節(jié),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閱讀、思考,這樣才能提出問題。解疑合探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動手完成測量浮力大小的實驗,感受實驗過程,體會交流合作之后成功的喜悅。展示與評價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己到黑板前展示成果,包括展示實驗過程,講解分析實驗數據,總結計算浮力大小的公式。質疑再探環(huán)節(jié),先由學生提問,然后由教師提出預設的拔高問題----浸在水中的物體一定會受到浮力嗎?演示乒乓球實驗,幫助學生開啟思路,解答總結。運動拓展環(huán)節(jié),學生先自編題,然后小黑板出示練習題,鞏固所學知識。最后學科班長總結。
物理高效課堂的實驗探究教學模式,尊重學生學習主體的表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是學生學習的服務者。所以教師一定要退到后臺,把講臺留給學生。而不是教師在講臺上大聲的夸夸其談了。但是在教學實踐中還是要注意按照學生的興趣愛好、已有經驗、個性特點和已有知識來安排、組織教學,根據學生思維發(fā)展的程度及時調整教學思路,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學習主體的充分體現。
浮力教學反思4
學生對于浮沉現象有大量的生活積累,而且有些同學還知道“浮力”這個詞語;知道不同的物體在水中的浮沉是不同的,知道物體下落是由于地球的引力造成的。這對認識浮力都是很好的基礎。本課的浮力是專指水的浮力,這是學生第一次從科學的角度認識力。
課堂教學時,學生們知道質量大的物體提起他來會用比較大的力,在前一個單元他們有了初步設計對比實驗的經歷,這為設計證明下沉的物體是否也受到了浮力的實驗做了很好的鋪墊。
大部分學生錯誤的認為下沉的物體沒有受到水的浮力——這是本課的難點,需要重點解決。
學生不知道浮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他們樸素的認為輕的物體會上浮重的物體會下沉。這種前概念不能說是完全錯誤的,我個人認為是片面,雖然在本課不能解決,但是教師可以利用它引發(fā)矛盾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探究的興趣。
基于以上情況,我在本課教學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教學策略,經過實施,真是有得有失,回顧反思,有以下體會:
1、導入部分以“力”為切入點,避免在輕、重這個地方糾纏。
實例:
演示:手拿泡沫塑料、勾碼,舉到沒水的水槽上面。
提問:這是兩個固體,如果我一松手會怎樣?(落下去)什么原因造成這種現象?(地球的引力)。我不松手為什么沒有落下去?(手的的拉力)
演示:將兩種物體放入有水的水槽中。
提問:現在發(fā)生了什么現象?(泡沫塑料上浮,勾碼下沉)
提問:你認為泡沫塑料上浮,勾碼下沉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學生認為是因為泡沫塑料很輕而上浮,教師可以追問――剛才(指沒水的狀態(tài))也很輕,怎么沒有上浮?這說明物體上浮和什么有關系?……
本課的主旨是認識水對浸入的物體都會產生浮力,這和物體的輕重沒有關系(浮力的大小在一定條件下和輕重有關系)。因此,為了避免總在輕、重這里糾纏,我就采用了“水槽中沒有水,和水槽中有水”物體放入其中的現象對比,使學生意識到,放入水中不下落首先就是與水有關系。然后直接感受水的浮力。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就是突出“力”的概念,這也是本節(jié)課的特殊色。(沒見過其他老師講浮力這樣導入)
2、先理性認識再感性認識。
人們對于事物的認識一般認識是先感性,后理性,對于本課學生認識“下沉的物體也受到浮力”我是采用了先理性――定量認識(用測力計測量在空氣中提起勾碼和放入水中后提起勾碼所用的力,然后對比),再感性――定性感受(掂一掂物體在水中和在空氣中的不同)。因為導入部分首先用到了勾碼,在由于學生剛認識了上浮的物體受到了水的浮力,直接提出下沉的勾碼是否受到浮力,我覺得問題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然后就物用物,直接利用勾碼進行實驗,學生的思維比較專注。教材上安排的提石子的活動我作為體驗認識來進行的。
3、開放性問題與具體問題結合。
教學過程中,對于要了解學生想法的問題,我的問題呈現方式就是開放式的。比如課的伊始,一些學生提出了“浮力”這個詞,我就問他們:你認為什么是浮力?這樣可以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為教師如何調整預設的教學設計提供依據。對于本課要研究的問題,我就用采用封閉式提問。比如在研究下沉的物體是否受到浮力時,對于下沉的勾碼,我直接問學生:下沉的'物體是否受到了水的浮力?學生的回答只能有兩種,這樣使后面的研究直切主題。而不是提出這樣的問題:勾碼為什么會下沉?這樣的問題學生的回答就比較分散,教師還要費時費力的將問題引導到自己想要的問題上來。何必呢。
4、追問目的性強。
課堂上對學生的追問其實不是教師預設的問題,是臨時生成的。我在課堂常常對學生進行追問,原因首先是:學生的回答不完整、片面,膚淺的教師有針對性的追問,使其完整、全面、達到應有的深度。其次,通過教師的追問可以了解到學生真實思維過程。
5、利用完善實驗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
學生設計的實驗往往是大處合理,小地方不完善,尤其是在具體操作的細節(jié)上不注意科學合理性,致使實驗失敗,利用完善實驗的過程對學生進行嚴謹科學態(tài)度的培養(yǎng)也是我的一貫做法。具體到本課,學生在設計了實驗后,具體怎樣做往往沒有涉及到,這時就需要完善它,。我就采用追問的方式:“將勾碼放入水中時應該注意什么?為什么要這樣?”那么怎樣放入勾碼、放到什么位置……等一些操作應該注意的事項就會在追問中得到明確,而且學生也明白這樣做的科學性。不過追問的問題視學生的具體回答而定,這時教師的眼睛就是專挑學生的“骨頭”,然后是通過不斷的追問使學生自己剔除“骨頭”。
通過本課的教學我也意識到需要改進的一些地方,首先我覺得讓學生感受浮力還不夠充分,活動時間還是短,尤其是感受下沉的物體受到的浮力不明顯。還需要改進。其次,我覺得學生設計實驗的環(huán)節(jié)還應該做一些鋪墊工作,雖然學生能夠設計出兩種試驗方法,但是能夠設計出來的不到50%,這說明教師的“腳手架”搭建的不合適,有點高了,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覺得可以從實驗的對比性入手啟用問題啟發(fā)思維,例如可以這樣提問:勾碼受到浮力和沒有受到浮力我們那些感受會不同呢?這樣就可以降低設計實驗的難度,是絕大多數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浮力教學反思5
本節(jié)教學在引入浮力的時間過長,前四個動手實驗過多,在要求同學怎樣才能將橡皮泥浮在水面上時,出乎意料,有一組同學利用乒乓球,將橡皮泥粘在乒乓球的一側放入水中,這時橡皮泥未沉入水中,而其他組的同學由于第一次沒有成功使橡皮泥沉入水中,再讓其浮在水中的.話難度就加深了。在做雞蛋放入水和鹽水中時,我先把雞蛋放入杯中,拿出兩杯水讓學生猜想倒入后會有什么現象?本想賣個關子,但學生很聰明,立刻就回答出來沉入杯中的是水,浮起來的是鹽水。
在講浮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時,我分別讓同學對自己的猜想進行驗證,但由于時間較緊,請同學分組探究并展示,但由于條件和時間的限制,本想讓學生復習一下表格的設計,這一步就被我臨時刪除了。最后,做鞏固練習時,課件由于出了一點小問題答案直接就跳出來了,我只好臨時請同學講解一下為什么?
浮力教學反思6
通過實驗使學生感受到在水中浮著的物體受到浮力,浮力是一種向上的力。培養(yǎng)學生根據給出的材料設計實驗方案的能力,并能根據實驗數據分析出在水中下沉的物體也受到水的浮力,以及下沉的物體浸入水中越多受到浮力越大的規(guī)律、通過使橡皮泥由沉變浮的比賽能夠發(fā)現用改變條件的方法可以控制物體的浮和沉,培養(yǎng)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和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根據給出的材料設計實驗的能力,并能根據實驗數據分析出在水中下沉的物體也受到水的浮力,以及下沉的物體浸入水中越多受到浮力越大的規(guī)律。
這節(jié)課我是這樣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的:
。ㄒ唬┣榫硨
以怎樣不碰量筒取出乒乓球這個情境導入,學生很容易想到用注入水的方法取出乒乓球,因為乒乓球會浮起來,這樣為學生猜想其它物體的浮沉做了鋪墊。
。ǘ┫炔孪、再觀察物體在水中的浮與沉
先讓學生猜想物體的浮沉情況,然后再做實驗驗證,學生通過填寫我的猜想和實驗結果,能夠知道自己猜對了多少,同時也能夠感知:哪些物體浮著,哪些物體下沉。
。ㄈ└兄≈奈矬w受到水的浮力
通過向下壓在水中浮著的泡沫塊、木塊、塑料球,體會手的感覺,觀察放開手后的現象,學生可以感受到這些物體受到一個向上的力這就是浮力。
。ㄋ模┨骄肯鲁恋奈矬w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
先讓學生猜想在水中下沉的物體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然后請各組同學設計實驗方案,學生根據設計的實驗方案先做橡皮泥和螺絲母是否受到浮力的實驗,通過以上實驗得出的數據,學生很容易發(fā)現:下沉的物體受到水的浮力,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受到的浮力越大。
在以后的課堂上我會采用“探究式科學教學的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探究式科學教學提高學生在實踐與探究過程中的參與程度。促使學生自行地自行發(fā)現和探究,并且能夠把課堂教學所學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培養(yǎng)學生探索和創(chuàng)新精神!疤骄渴娇茖W教學的八個環(huán)節(jié)”處在初步嘗試階段,在教學過程中這八個環(huán)節(jié)不會很順暢,有些環(huán)節(jié)有時候會被忽視,我和學生會逐步接受和熟悉的。
浮力教學反思7
12月3日在我校舉行的有效課堂教學現場上我上了一節(jié)科學課——浮力。本課的教學難點是使學生明確在水中下沉的物體也會受到水的浮力。這一點,對于四年級學生來說,憑他們的直接感官傳遞的信息,下沉的物體也受到水的浮力是非常難以理解的`,怎樣突破這難點,是本課重點解決的問題。以往教學時,總是怕學生亂動了半天毫無收獲,所以在實驗時,反復強調,分別把所用材料示范后才讓學生自己去做。這樣,雖然教學過程循循有序,然而教學效果并不佳,學生的興趣沒有被調動,思維被束縛,課堂氣氛沉悶,原因是管得太死,限制了學生的自主活動,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吸取以前的教訓,我改變了教學思路,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入手,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設置懸念,激發(fā)興趣。
首先,用一個動畫故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幾個小朋友玩耍皮球,不小心把皮球掉進了樹洞里,聰明的文顏博把樹洞灌滿水,皮球就漂浮上來,這是為什么?從而導出主題——浮力。
二、玩中探究,獲得新知。
玩是孩子的天性?粗鴮嶒炞郎系乃鄹≈@么多東西,學生早己按捺不住了,于是,我抓住他們的心理,對他們說:“浮著什么?想不想玩?我們一起來試一種新的玩法。先用手按住塑料泡沫。慢慢向下壓,壓到水底慢慢松手,反復幾次,體會手的感覺。在玩的過程中,發(fā)現了什么?”話音剛落,孩子們就玩了起來,盡情地用這四種浮著的物體實驗。實驗后,孩子很自然地回答出來:把這些東西按到水底再輕輕松手時,感覺到水里有什么東西向上頂手……并通過測石頭在空氣中的重量和放在水中的重量比較,發(fā)現在水中的石頭較輕,從而得出沉下去的物體在水中同樣受到水的浮力。事實讓孩子們信服,“水的浮力”確實存在,而且其方向是向上的。在盡情地“玩”的過程中有所體驗,有所發(fā)現,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探究能力也隨之得到培養(yǎng)。為了鞏固浮力的知識,讓學生各抒己見,聯系生產、生活實際說說浮力的廣泛應用。
浮力教學反思8
華師大版的《浮力》一節(jié)內容安排在八年級第三冊第四章第二節(jié)中,對力學內容進行全面整合,綜合性強,相對于八年級的學生而言有點困難。因此我在教學設計中注重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問題,力求試驗方法簡單化,過程易于理解。在安排第一個活動《感受浮體受到的浮力》時,我用一大一小兩只空塑料瓶,要求學生用同一只手將它們逐一壓入水中,感受水對空塑料瓶的浮力,同時希望學生能得出以下結論:漂浮在液面上的物體受到液體對它向上的托力,排開的液體越多,受到的托力越大。在課堂巡視中,卻發(fā)現有位學生用兩只手將兩只空塑料瓶同時壓入水中,甚至還溢出了一部分水。我眉頭一皺,正想上前制止,突然“靈感”頓悟,一個新的實驗方案在我腦中形成;顒咏Y束后,在匯報實驗結果時,我請剛才那位同學上講臺演示。一開始他不敢把剛才“粗魯”的動作再做一遍,后來看到我鼓勵的眼神,就挽起袖子,伸出兩只手將兩只空瓶同時壓入水中(講臺上溢出了一些水),下面的同學嘩然大笑。我趁機問他們:“你們?yōu)槭裁葱δ兀俊彼麄冋f桌子上有很多水溢出來了。“為什么會溢出這么多水呢?”“因為他把兩個瓶子同時壓入水了!”“這么說浸入的越多,溢出的越多”“是的!”“我們再問問這位同學,是不是費了很大的勁才把瓶壓入水呢?如果改用一只手壓兩只瓶,會是什么情況呢?大家也試試看!”同學們試過之后都說用一只手壓兩只瓶比壓一只瓶累多了!這不就是我要的課堂效果嗎?在我表揚那位同學的創(chuàng)新和獨到之處時,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
反思一:在剛才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原來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一先一后把兩只大小不一的瓶子壓入水中,感受到瓶子越大浸入的越多,手受到向上托的力越大。雖然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效果也不錯,但我在課前準備這些小瓶子時卻費盡了周折(大瓶子是礦泉水瓶,很容易得到),特意到收購廢品的地方以大換小換來的,還特別臟洗了好長時間才洗干凈!沒想到學生比我聰明,如果用他的方法我只要準備任意大小的瓶子即可!“面對學生的不同節(jié)奏,不同步伐,教師要有足夠的智慧和能力隨時調整自己的節(jié)奏,跟著學生走!辈灰蛔约侯A先設計好的環(huán)節(jié)束縛,適時調整,學生在不斷生成,我們的教學活動也要不斷生成新的方案。我從學生那里懂得了:我們備的不僅僅是教案,更應該備好學生!路培琦老師說過:“不要把我們的科學課上成假裝學生什么都不知道!有時候學生比我們知道得更多!只有在充分的備課和備學生的基礎上,才能游刃有余處理課堂中出現的生成性問題。
如果當時我以粗暴的態(tài)度制止了那位學生,不但這么好的課堂“資源”浪費掉,還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以后還有哪位學生敢
在課堂上“動”起來呢?學生動起來了,老師便會在收集處理這些信息的基礎上完成更高水平的“動”,通過教師這一層面的動,形成新的、又具有連續(xù)性的興奮點和教學步驟,使我們的教學過程真正呈現出動態(tài)生成的創(chuàng)生性質!
為了說明下沉的物體也受到浮力,我按照教材的設計,采用了石頭作為研究對象。結果在學生實驗時,出現了石塊在空氣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與石塊在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幾乎相等。難道下沉的物體不受浮力嗎?這時比較細心的同學還是發(fā)現了示數是有差異的,只是比較小而已!我立刻抓住這個契機,在表揚那些細心的學生的同時,靈機一動,對他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們能不能對本實驗進行改進,使實驗現象更明顯?”這時很多同學提出新的方案,有的要用鹽水代替水,有的要使用更精確的測力工具,有的要把石頭換鐵塊,有的要把石頭換木塊……馬上有人反對:木塊在水中時上浮的,不滿足下沉的要求。這時有位同學說:“把木頭綁在鐵塊上沉下去。“這是我們以前在測木塊密度的實驗中,采用排水法測木塊體積的方法。我居然事先沒想到。我馬上讓學生去實驗準備室拿來木塊綁在鐵塊上,沉入水中,可想而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化明顯,學生歡喜雀躍,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
反思二:“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奔词故浅晒Φ恼n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當課堂問題生成時,如果及時利用教學機智,把生成問題轉變成課堂教學資源,反而會觸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讓學生在課堂上迸發(fā)出獨特的見解。這種獨特的見解,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該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
對于教材的處理,要忠于教材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更要帶著學生走進教材。本節(jié)課后,我對教材里的“浸沒在水中的物體也受到浮力”的實驗作了改進,切割了100多塊大小差不多的密度比水大的木塊代替石塊,作為自制教具放在實驗室,和同事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
記得愛國詩人陸游有這么一句詩: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句詩的意思我們都很清楚,書本上的知識和學問是抽象的理論,只有親身實踐,才能把書本上的知識變成自己的實際才干。在課堂教學實踐中,也是如此。教案只是教師課前對教學過程一廂情愿的想法,只有付諸實踐,才會發(fā)現學生其實就是我們最大的資源。帶著學生走進課堂,讓我們的課堂精彩紛呈!
浮力教學反思9
第一部分:
引發(fā)認知沖突,猜測下沉的物體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通過空塑料瓶,乒乓球,木塊和圓柱體的沉浮實驗很自然地提出了一個疑問:下沉的物體是否受到水的浮力?下沉的物體會迅速沉到水底,這與空塑料瓶,乒乓球和木塊放入水中,用手壓到水底,松手后它們又會迅速上浮的現象不同,手上會感覺到一股向上頂的力,駱老師請學生們畫一畫這個力的方向,直接出示了“浮力”的概念,然后引導學生們猜測沉到水中的圓柱體否受到浮力的作用,全班32名學生,14人猜測受浮力作用,18人猜測不受浮力作用,引發(fā)了學生的認知沖突。
第二部分:
測量下沉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承上啟下,因為手的感覺不是很準確,就要求他們設計一實驗來證明圓柱體在水中的重量的確是在比空氣中要輕。同時還有意識讓學生在實驗中觀察測力計的讀數,這樣既是讓學生通過實驗得出浮力=重力-彈簧秤拉力的結論,又給下一個實驗做鋪墊。(圓柱體這種材料很直觀的展示了“小部分浸入水中”“大部分浸入水中”和“全部浸入水中”的實驗。)通過數據分析,發(fā)現一個下沉物體浸入水中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這項測量活動,意在探究下沉的物體受到的浮力是否會有大。咳绻×τ写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用浮力和重力的關系解釋沉浮現象。
第三部分:
探究橡皮泥能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通過讓橡皮泥浮起來的比賽,讓學生發(fā)現如果改變在水中下沉的橡皮泥的外形,使它在水中占據的空間變大,受到的浮力變大,那么它就有可能在水中浮起來。
整堂課對教材的.設計進行了有步驟的深入,是一次大膽的嘗試,也是一次課堂有效性的探究活動。
在這節(jié)課中也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在學生猜測沉入水底的圓柱體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后,教師提示學生借助測力計,燒杯和水來設計實驗方案,沒有了材料的干擾,學生就可以專心設方案,但由于把材料和記錄表放在一起了,學生在拿出記錄表時也拿出材料來做了,而不能專心設計實驗方案了,所以材料的呈現也是我今后教學細節(jié)中應該關注的環(huán)節(jié);在學生出現實驗數據有問題時,也沒有及時給與處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由于總是害怕時間來不及,因此也沒有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思考,交流討論,甚至忘記了在實驗前告訴學生實驗的注意事項。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還多應該學習如何把課堂還給孩子們,讓孩子們真正做回課堂的主人,而不是僅僅關注教師怎么教。
浮力教學反思10
前一課,孩子們明白了浮力測量的方法,了解到了物體(上。┧艿母×Υ笮「砰_水量有關。排開水的體積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拍開水的體積越小所受的浮力越小。然而,孩子們一定有個疑問:那么那些本來就下沉的物體會受到水的浮力嗎?
雖然這個問題會困擾孩子們,可是他們未必很主動地發(fā)現這個問題。所以在上課時我就直接提出了這個問題。問完這個問題后,我就觀察他們的反應。我本來想他們中一定會產生很大的分歧,應該有一半人會認為不受水的浮力的。然而出乎我的預料的是,絕大多數孩子認為下沉的物體會受到水的浮力的。于是我就問他們,為什么會這樣認為呢?我覺得這個追問還是有必要的。孩子們的判斷,有的來自本身的'思考,有的則是來自別人的判斷。如果能說出判斷依據,那就是自己的思考了。即使自己是蒙的,或者是從了“眾”,聽一下別人的思考過程也是好的。
有的孩子說在水里拿重的東西比較好拿,有的說不管是什么物體,都是受水的浮力的,有的說是從書上看到過的,……
從孩子們的發(fā)言看,他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是片面的,表面的,不確定的。所以這節(jié)課最大的目的就是用實驗來證實他們的猜想。
實驗本身比較簡單,而操作的難度也不大。所以我就難度體現在了對實驗的設計上了。由孩子仿照上一課的實驗過程來設計本課的實驗方法和過程。而孩子們的表現和證實了他們是有能力做這樣的事情的。
另外,在今天的課上,我又一次重申,要在科學課上學會安靜。安靜地思考,安靜地傾聽,安靜地討論。孩子們也很配合,互相監(jiān)督著、提醒著,課堂的秩序保持得不錯。我表揚了他們,也希望在以后的課上能繼續(xù)良好的表現!
浮力教學反思11
本課教學模式最大的特點是體現了新課標“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符合“三自主五環(huán)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學習方式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了一種生動、活潑、平等和自由的教學氛圍。在學習過程中,注重知識的獲得的過程,給予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為學生提供探索知識的機會,生活中我們有這樣的經驗,越是容易得到的東西一般不會珍惜,容易忘掉,而來之不易的東西往往倍加珍惜,記憶深、有的甚至終身難忘,對知識也這樣,讓學生在探究中學習,學習中探究,讓學生摸著石頭過河,只有這樣才能加深學生記憶,激發(fā)學生興趣和求知欲,讓他們覺得這些知識不是你教他的,而是自己探索發(fā)現的,有一種科學家創(chuàng)造發(fā)明解決新問題,發(fā)現新知識的成功感,在新知識傳播時用這種方法更有效,教師只有大膽改革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參與意識,變教師講為師生共同地雙邊活動,尤其要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主動探究,使學生由原來受動者變成現在的主動參與者,學習興趣越來越濃厚,只有使學生真正經歷知識的形成與應用的過程,才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應用物理,增強學好物理的信心。 這一節(jié)課中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完成科學探究的教學目標,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研”有所獲。教師既做到了提倡和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又在適當時機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上的“決心、信心、恒心”,戰(zhàn)勝困難和挫折,獲得學習上的成功。
以上幾點是我在教學中感覺比較成功的地方,但是從實際授課中,我也發(fā)現了我的'不足,如學生基礎參差不齊,差生還相當多,連最基本的運算都不過關。另一方面復習中實驗教學做的不夠。
通過授課我也思索:
在新課改理念下,如何同時做到課堂的開放與高效兩不誤。就拿本節(jié)課為例,通過學生獨立探究得出了計算浮力的多種方法,并應用。并且浮力大小與浸沒在液體里的體積有關,或者與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加深了對浮力的理解,這是我設計的初衷,但也正是這一點占用了大量的課堂時間,使課堂出現了時間較緊的局面,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使原本設計的很多練習無法完成。為了不拖堂而參與了過多的教師干預,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學生探究實驗。
新課程倡導開放式教學,要求還課堂給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無論哪種學習方式都需要很多時間,而課堂時間有限,怎樣才能找到它們的最佳結合點。另一方面,新理念要求加強課堂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及現代科技發(fā)展的聯系,當教師設計的教學情境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興趣相一致時,學生的思維被激活,課堂充滿活力,這樣必然與有限的課堂時間相矛盾。怎樣解決這些現實的教學問題,讓我們在實踐中一起探索。
浮力教學反思12
話說上一節(jié)課,利用壓縮《造一艘小船》的教學時間,我騰出30分鐘組織學生對《浮力》一課知識點進行了充分討論,從而保證了這節(jié)課有充裕的時間進行探究活動。
一上課,我就聲明這是一節(jié)實驗探究課,要做兩個實驗:
。1)同一塊泡沫塊浸水體積不同的浮力大小測量;
(2)不同大小的泡沫塊浸入水中浮力大小測量。
為了實驗操作比較順利,我在黑板上分別板畫了兩個實驗的示意圖,同時提醒各組在作業(yè)本上記錄相關的`數據。
按實驗步驟的要求,各組先用學具袋里的材料拼裝彈簧秤,并進行調0測試,;然后是組裝滑輪和固定裝置,我粗略估計了一下,每個組用時基本上在8-10分鐘左右;接著是兩個實驗的研究,以及對實驗數據的分析。
活動是完成了,但是學生的實驗數據不是很理想,我覺得實驗材料的問題是主因:
1、學生所用的彈簧秤不準確,有幾組的指針十分松垮,根本就不能穩(wěn)定在0刻度線上,導致測量出的浮力有偏差。
2、燒杯口小不方便操作,即使是學生的小手,要把固定裝置安裝在燒杯底部也很困難。
3、泡沫塊重量太輕,重力測量無法顯示,只能是被忽略。
4、燒杯的刻度值跨度過大,雖然說可以自己貼上印刷刻度紙,總是麻煩。
我的處理方法是刪除測量排開的水量的內容,因為“同一塊泡沫塊浸水體積不同”的實驗中,排開的水量肯定是不同的,不測量學生也知道。若是硬要去測量排開的水量,不但有難度,而且不明顯。
泡沫塊的重量太輕,用彈簧秤稱量根本就沒有動靜,所以我只能在記錄時把之前討論的“浮力=重力+拉力”調整為“浮力≈拉力(重力過小被忽略)”。為此,在后面兩個班的教學我改為用木塊做實驗,這時候重力是有了,但排開的水量卻對比不明顯了,因為木塊本身就大部分在水中。用泡沫不合適,用木塊也不恰當,這真是讓我左右為難啊。
【浮力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浮力教學反思05-23
《浮力》教學反思03-20
關于浮力的教學反思04-13
《認識浮力》教學反思04-22
浮力教學反思 15篇03-22
浮力教學反思15篇03-05
浮力教學反思(15篇)03-08
《浮力》教學反思(通用11篇)10-28
浮力教學反思(集錦15篇)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