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反思(范例15篇)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反思1
《記金華的雙龍洞》是葉圣陶先生的一篇游記,也是一篇典型的游記類散文,語言雖然直白,但是條理十分清晰,描寫具體生動。全文兩條線索貫穿始終,內容安排渾然一體,敘序有詳有略。課堂,既要生動——引導學生走進文本,熱愛文本;更要嚴謹——教給學生準確無誤的知識。因此,我在課堂上設計了“旅游”這一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形式。
文中有兩個句子寫出了作者乘船進入內洞時的真實感受,無疑是本篇課文中的重要語句。如何引導學生“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呢?我先播放配樂課文朗讀錄音,讓學生感知作者的真實感受;然后,又讓學生抓住“擠壓”“稍微”“準會”等詞語,或聯系生活實際,或聯系課文內容,或解讀作者心情;最后,水到渠成地小結學法,熱情鼓勵。這樣處理,不但順利地達成了預設目標,而且滲透了學法指導,還激發(fā)了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的思想感情,效果是顯著的。
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認真揣摩體會,做到不僅讀懂,而且有所感受,增強閱讀體驗。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展開想象,使課文中描寫的景象,尤其是關于孔隙的“窄”,內洞的`石鐘乳、石筍的描寫能夠在頭腦中再現,從而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另外,引導學生在理解內容的同時,體會作者在觀察、構思、表達等方面的匠心。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反思2
在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適當引導的基礎上,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在思考中感悟,享受學習語文的樂趣。具體做法如下:
1、引導“讀進去,讀出來”。
課文中作者著墨最多的是關于孔隙的描寫。沒有華麗的辭藻,近乎白描的`寫實筆觸,把孔隙狹小的特點描寫得十分傳神,給人身臨其境之感。所以在教學本課時,我采用“以讀為突破口,訓練學生的語感”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既能“讀進去”——讀中有思考,又能“讀出來”——讀中有感悟。
2、朗讀形式多樣化。
在教學中,我不斷引導學生,采用多種形式朗讀課文:朗讀整篇課文或自然段、關鍵詞句;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語句讀給老師或同學們聽等。這種教學方式給了學生充分的自由,學生變得愛讀,想讀,并能做到帶著情感和體會理解課文內容,讀出文章的味道,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感,使之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3、通過設計趣多多雙龍洞知多少?這一環(huán)節(jié)活躍課堂氣氛。因為浙江雙龍洞孩子們都沒有去過,利用孩子們熟知的毛澤東和郭沫若親臨雙龍洞的故事,再次領略雙龍洞的矮、窄、險。
《記金華的雙龍洞》是四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我注重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詞句中去體會孔隙的窄小,發(fā)現作者寫船小是為了襯托孔隙的小,寫自己的感受也是為了表現孔隙的小。在此基礎上,還適時安排了練筆的課下作業(yè),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如此,課堂十分輕松自然地做到了“既得意又得言、得法、得能”。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反思3
這是葉圣陶先生早年寫的一篇游記,文章按游覽順序記敘了作者游覽金華雙龍洞的經過,情融于景,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秀麗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賞大自然的情趣.全文結構嚴謹,內容安排井然有序,依次寫了游金華雙龍洞時的.路上見聞,游外洞,由外洞進入內洞,游內洞的所見所聞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況.兩條線索有機交融,貫穿始終.同時,作者觀察仔細,描寫形象生動,景物特點鮮明,不失為一篇寫景佳作.
在教學過程中,我先讓學生初讀全文,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游覽順序的基礎上,我又引導學生以小組為甘為根據游覽順序,畫一張游覽示意圖;再根據示意圖,說說課文主要描寫了哪些景點.然后再小組內選出代表,作為導游講解各個景點.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高,合作學習的教過也很好.在教學過程中,我也發(fā)現,男同學的朗讀水平還有待提高.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反思4
說實話,我一直不太喜歡教這篇文章,作為一名語文老師,也有自己拿手的和不拿手的,而這篇文章我就覺得不怎么好教,兩條行文線索,課后練習四還要學生劃出作者游覽路線圖。我自認為自己不是畫圖的高手,而且主要是對這篇文章內容不感興趣。
怎么辦?只能轉變思想,和學生先來一段一段地學習課文,找出關鍵詞,概括段意;找出具體景物 ,并說出其特點;找出過渡句,說出其作用;劃出描寫溪流的句子,感受溪流的位置。
就這樣,根據作者的游蹤,板書如下:
游雙龍洞(1)—沿途(2、3)—外洞(4)—孔隙(5)—內洞(6、7)—出洞(8)
學生初步了解了作者的游覽順序,并知道了每個具體事物的具體特點,這節(jié)課其實就好學多了。因為學生的空間感和方向感總是很差。
接下來畫圖,由下而上地畫(羅店—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學生隨聲附和著我的路線圖,他們漸漸明白,原來是這么一回事。曲線代表溪流,再畫溪流行進圖(內洞—孔隙—外洞—洞口—路上),當圖呈現在學生面前時,學生嚴肅的神情好像舒展開來。
學習真實一件苦差事,不學還不行。所以,在枯燥之余,我講起了“環(huán)保”。當學生正瞪大眼睛欣賞著一幅幅雙龍洞美輪美奐的圖片時,我說起了霓虹燈對鐘乳石的污染,說到了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和人身體的溫度以及汽油燈的油煙對鐘乳石的污染,說到了鐘乳石的生長速度以及鐘乳石成長需要的條件。學生睜大眼睛不敢相信我說的話,他們很吃驚。
這就是我關注的角度,和課文告訴學生的“美麗”不同。這就是課文的延伸吧。我也真得想親眼看一看,時隔60年,葉圣陶先生筆下的雙龍洞如今是什么模樣。我只清楚地記得,我在1995年第一次游鞏義浮戲山雪花洞時的情景,溪水叮叮咚咚地流著,洞內有石筍和石鐘乳,還有罕見的石花,只是當時剛開發(fā)不久的雪花洞人頭攢動,再去是20xx年,20年間,雪花洞面目全非,石鐘乳幾乎沒有一根是完整的,白色的晶石上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灰塵,溪水斷流,鐘乳石已經停止生長,甚至遭到空前的破壞。
我祈禱,金華的雙龍洞美麗依舊。拐回來再說點線面,點是“雙龍洞”,線是“兩條線索”,面是整篇文章和課外延伸。
一節(jié)課四十分鐘,卻是我語文世界的一項大工程,每一次上課前我都會緊張,哪怕上了這多遍,我也是沒有自信,課前至少一個小時的備課給了我不少信心,但這緊張卻不曾減掉一分;蛟S就是因為我是一個冒牌的語文老師,底氣不足的緣故吧。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反思5
《記金華的雙龍洞》是葉圣陶先生寫的文章。我對這篇文章印象很深刻,是因為我參加工作時它就有。我教學的是第一課時,基本設計環(huán)節(jié)是(一)課前三分鐘了解作者;(二)讓學生在文中找表明游覽順序的詞來達到理清課文脈絡的目的;(三)學寫生字“蜿蜒”;(四)學習“孔隙”部分;(五)讀寫結合,讓學生在觀察中把自己的感覺寫出來。
1.加強重點字指導與理解!队浗鹑A的雙龍洞》雖是四年級下冊的課文,但中年級依然要把識字、寫字作為重點,只是在方法和策略上有所不同。與低年段相比,我的識字教學教的少、扶放多,進一步加強詞語教學的理解、辨析和運用,減少用詞不當的情況出現。教學“蜿蜒”一詞時,我先讓學生觀察,找出容易出錯的地方進行強調,“蜿”容易加一點,“蜒”里面“正”最后一筆是豎折,經過強調學生都能正確書寫。然后我出示第四課和《長城》中有“蜿蜒”的.的句子,讓學生在具體的例句中感受“蜿蜒”的用法,結合“蜿蜒的長城”的圖片來理解“蜿蜒”的意思。
2.理清文章的游覽順序。理清文章的游覽順序孩子們已經不是第一次接觸了,孩子們在學習第四課時我就教給了他們理清游覽順序的方法,本以為會很快找到游程路線,可事實證明孩子們第二次接觸還不是很熟練的。
3.抓重點段落學習。
作者過孔隙是一個相對比較復雜、比較有特點的過程,給每一個進出雙龍洞的游客留下了極深的印象,葉圣陶先生也不例外。所以在總結了游記文體特點后,由整體到局部,讓學生學習最讓作者感到好奇、感到刺激的孔隙部分,由結構段慢慢過渡到自然段,學習段落寫法,做到一課一得。
4.落實語言文字運用的訓練
(1)借小船的小體會孔隙的窄小。我通過對比句子讓學生體會、感受小船的小。
(2)學習“月”字旁的字和身體有關。從而掌握識字規(guī)律。
(3)品味過孔隙的“感覺”,讓學生抓重點詞語體會作者過孔隙時的真實感受,將見聞和感受有機結合,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5.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體會感悟
閱讀教學應是學生、教師、作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課堂上,我采用了情境創(chuàng)設,讓學生的身份轉化為游客,以讀代講,真切感受作者過孔隙時的感覺!把矍盎璋盗,可是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時我有什么感受?“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蓖ㄟ^設境體驗,學生當場感受作者洗練、準確的語言表達及其令人身臨其境的表達效果。
6.讀寫結合訓練
每屆學生在寫“我的校園”或“我的教室”時,只是對景物進行了細致地描寫,但寫出來的文章都顯得干巴巴的。讀了葉圣陶先生的文章,我明白了,孩子們的文章只寫了自己用眼睛看到的,卻缺乏自己對事物的感覺,也就是沒有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到看到的景物之中。為了讓孩子們的文章更加生動,我為孩子們提供了一些我們對人的感覺的詞語,孩子們用的還可以。如果時間再充足一些,讓孩子們進行充分地自我感覺,教室里的事物就會更加地生動。后來我看了孩子們的文章,孩子們在自己的文章中有意識地把自己的感覺融了進來,雖然是初次接觸,能看到孩子們在學習之后的一點點變化我也是很欣慰的。
每一節(jié)課都有自己的一些遺憾,我會繼續(xù)在課堂上下功夫,在孩子們的寫作上多琢磨,讓我的學生越來越優(yōu)秀。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反思6
教學《記金華的雙龍洞》,感觸頗深,之前聽鳳英老師說一節(jié)課沒講完,自己講后果然花了兩課時。究其原因課文較長,而且課時加了小演練。覺得這節(jié)課和孩子們玩得很開心,真的是“玩”的很開心。
首先,回憶單元預習,課文順序:游覽的先后順序。結構:總分。在捋清順序后,開始教學。
開門見山,讀第一段,匯報你讀到的信息。生:時間,4月14日。地點,浙江金華。事件,游北山的雙龍洞。讀第二段匯報你看到了什么?生:粉紅色的沙土、各色的映山紅、正開花的油桐、或濃或淡的新綠。師:多么美的景色!全班一起感受一下。全班齊讀2段。
誰來給大家讀讀第三段?生讀文。你能把你的發(fā)現告訴大家嗎,你讀懂了什么?生:第三段描寫的是溪流。繼續(xù),怎樣的溪流,匯報出來。生: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也時時變換調子。師:他匯報的這一句中有個生動的寫法,不知大家發(fā)現了沒有。生:排比,時而……時而……時而……。師: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誰能把你的體會和大家分享分享?生:說明溪流變化多端。師邊繪圖邊講解,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畫一條嘰哩拐彎的小溪。生頓悟:說明小河彎彎曲曲。師:用我們上學期在《長城》中學習到的詞來說呢?生:蜿蜒曲折!師:非常好!一般修辭手法的作用就是讓被修飾的東西顯得更加形象生動。所以一個完整的答案,你首先要說主語“我”,其次加上形象、生動。形象生動是為了修飾“體會”一詞的。誰能將你的答案整合出來?生:我從“時而……時而……時而……”的句式中形象生動的體會到了溪流的蜿蜒曲折。師“完美!”于是,課后題在課文中解決了!
課文的游覽過程必須交代清楚,隨著課文的學習繼而板書:“沿途風光-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另外,暗線溪流、泉水也緊跟板書。洞口的`特點是寬敞,孔隙的特點是窄小。用教學“時而……時而……時而……”這個句式體會的方法,將課后題解決。生:從“稍微、一點兒”這兩個詞中形象生動的體會出孔隙的窄小。本節(jié)課最開心的就是和孩子們演示過孔隙的部分。我在外洞送船,付強在內洞拉船,牟小雨和劉瀾軒扮演孔隙,魏成運和王奕萌乘船過孔隙,必須腦、肩、背、臀、腳跟完全服帖,只要一個姿勢不對就會撞破額角,你說孔隙窄不窄?孩子們開懷大笑,都說:真窄,真窄!
第六段內洞是重點,即雙龍洞名字的由來,3、6段需背誦,可以讓學生讀,想,繼而背。在6段中將“即使,也的關聯詞語體會讓孩子品味出來,就基本完成了。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反思7
教師這個職業(yè)決定了我們每天都要面對富于變化的課堂,因為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思維,有自己見解,因而課堂不可能是預設的,意外的插曲相信大多數老師都經歷過,我也有過這樣一次難忘的經歷。
記得那是一節(jié)語文課,上的是葉圣陶先生的名作《記金華的雙龍洞》。這篇課文記敘了作者游覽浙江金華雙龍洞的經過。雙龍洞分外洞和內洞,連接內外兩洞的是一個孔隙,進出靠一只用繩拉動的小船。課堂肯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默讀“孔隙”這一段,然后歸納孔隙的特點?吹綄W生默讀后紛紛舉起了手,我便開始點名了。一個男生站起來說:“孔隙的特點是很!”高舉的小手紛紛放下了,看來大家都贊同這個答案,相信教過這篇課文的老師也都不會否定這個答案,可正當我轉身準備把“小”字板書到黑板上時,一個響亮的聲音傳來了!袄蠋煟矣胁煌庖。”我捏著粉筆的手放下來了。“請說!”一名男生站起來說:“我認為孔隙的特點是很大!”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教室里頓時一片嘩然,我也一時沒有回過神來。同一段課文,歸納人同一個景點的特點,竟然有如此大的反差,我還是頭一回碰到。這時,我只覺得同學們一雙雙眼睛齊刷刷地望著我,說一點都不緊張那是假話,但當時我還是比較鎮(zhèn)定,我既沒有肯定,沒有否定,而是轉向全班學生,用贊賞的口吻說:“你們真會讀書!同一段課文,竟能讀出兩個截然不同的答案,看來值得大家深究一下!苯又,我讓同學們再細讀課文,然后小組討論,互相交流一下,看看孔隙的特點到底是大還是小,依據是什么?同學們的情緒一下子高漲起來,經過一番熱烈地討論,學生紛紛發(fā)言:
一個學生說:“我認為孔隙的特點是很小,因為它只能容得下一只小船進出,而且這只小船只容兩人并排仰臥,再設法容第三個人。”
“我反對”,另一個同學站起來說:“我認為孔隙的特點是很大才對。理由是“孔隙”在字典里的解釋是“窟窿眼”“小裂縫”,而這里孔隙卻能容得下一只小船進出!
“我認為很大。課文中寫道:雖然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進出。從這個轉折的語氣就很明顯地看出孔隙是很大的!
“有道理!蔽野蛋捣Q贊。
又一陣清脆響亮的聲音傳來:“老師,我覺得應該是很小才正確,課文第四自然段告訴我們,外洞容納1800人開會都不覺得擠,而孔隙只容一只小船進出,孔隙和外洞相比實在是太小,太小了!
“說得真不錯!”我不由地伸出了大拇指。由此可見,大與小是──學生脫口而出──是相比較的!
“真了不起!”我情不自禁地叫好。很抽象的道理竟這樣輕而易舉地被學生悟出來了!我靈機一動,順勢引導:“還能舉出生活中的例子嗎?”此刻,學生的思維再一次被激活了,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說開了。
一個學生站起來說:“椅子小,課桌大!绷硪粋學生站起來說:“講臺大,課桌小!薄皩α耍∵@就是相比較的大小!蔽夜膭畹。
“老師,我來說:月亮小,太陽大,月亮和星星比,月亮也很大!
“老師,我也能說:西瓜大,蘋果小,蘋果和葡萄比,蘋果也很大!
課堂與生活就這樣巧妙地聯系起來了,知識與感悟就這樣自然生成了。我為學生們活躍的思維,高昂的學習積極性及自悟自得的能力而感到由衷的喜悅。
這小小的.插曲前后不到五分鐘,卻使學生和我都受益匪淺。在學生通過讀書、思考、思維的碰撞,對辯證法的觀點有了初步的感悟和理解;而我,對“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這一教學新理念也有了更真切的體會。是的,尊重學生,珍視他們獨特的見解,思維的火花才會閃現。個性化的閱讀必將帶給課堂更多的不確定因素,這就要求我們每位教師都要善于把握這種不確定因素,真正使我們的教與學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成為師生共同成長的歷程。
試想:如果我按照預先設定的教案壟斷課堂,硬牽著學生走,會有剛才那精彩的瞬間嗎?教案是課前預先的設想,但不能成為課堂的羈絆。課堂是學生成長的舞臺,我們應該相信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把發(fā)現、質疑、討論、爭辯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把課堂變成思維碰撞和觀點交鋒的課堂,變成學生體驗成長快樂的課堂。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反思8
《記金華的雙龍洞》是一篇游記,記敘了作者游覽金華雙龍洞的經過,情融于景,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秀麗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賞大自然的情趣。
課文按游覽的是順序,依次寫了金華雙龍洞時的路上見聞、游外洞、由外洞進入內洞、游內洞的所見所聞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況。寫了路上的景色明艷,溪流歡唱,外洞的大,內外洞連接處孔隙的窄、矮、險;內洞的黑、奇、大;在讀者眼前展現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倫美奐,令人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全文結構嚴謹,內容安排渾然一體,井然有序,兩條線索(一是游覽的順序,二是泉水流經的路線)有機交融,貫穿始終;觀察仔細,描寫形象生動,景物特點鮮明;敘述有詳有略,詳寫孔隙、內洞風貌突出了雙龍洞的特色。了解外洞、孔隙、內洞的特點和落實“分清文章的主次”這一重點訓練項目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感受孔隙窄、小的特點是教學的難點。
在教學時,我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緊扣新課標的教材訓練重點,注重看、聽、說、讀、寫、練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文法。在教法上,我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情景,使學生完全置身于課文所描繪的情景之中,寓教于樂,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他們能更好、更快、更準、更深地把握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從而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在學法上,把讀書訓練為經,語言文字訓練為緯,引導學生采用“自讀、自悟、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饒有興趣的說、畫、議等方法,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這樣來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代替我們教師單一的講、管形式,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在藝術的熏陶下激學生興趣,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發(fā)展性,創(chuàng)造性,這樣學生的主體精神被大大激發(fā),其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從而達到激發(fā)的興趣,理解感悟的境界。
1、適時引路,引導學生悟文生智
幾乎所有的文章都存在重點、難點,相應的語文教學也就存在著中心環(huán)節(jié)。事實上,教學活動中重點環(huán)節(jié)的處理好壞通常是評價一堂課成功與否的關鍵。恰當運用電教手段,往往能立竿見影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而使教學對象茅塞頓開。在介紹外洞特點時,我創(chuàng)設情景:老師感覺有點累,你去看看這個外洞怎么樣?學生通過讀,告訴我一個字“大”!我接著問當學生:“有多大呢?”這時課件出示:“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比缓笸ㄟ^和我們的教室比較,外洞究竟有多大了然于心,最后再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進行語感訓練,滲透作者整體感知又具體化描寫的寫法。
2、創(chuàng)設情境,啟迪學生展開想像
在抓重點段進行教學過程中,當我問學生對內洞的什么景物最感興趣?學生說出石鐘乳、石筍時,我出示幾幅圖片啟發(fā)學生想象:“這些石鐘乳、石筍像什么?”、“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踴躍發(fā)言:“有的像微笑的彌勒佛……”“有的像金碧輝煌的宮殿……”“有的像仙女下凡,把幸福帶給人間……”全班同學紛紛舉手,充分激活了學生的'思維,給學生插上了想像的翅膀。內洞的石鐘乳,石筍本身就多姿多彩,奇特好看,被學生想像成各種神仙、動物、器用、宮室后,枯燥的語言文字在學生面前幻化成生動活潑的畫面,使人感到身臨其境,趣味無窮。
3、重視朗讀,幫助學生理解文本
1)讀修辭特點比較突出的句子。如,“山上開滿了映山紅,無論花朵和葉子都比盆栽的杜鵑顯得有精神!保▽Ρ龋岸纯谙駱蚨此频,很寬。走進去,仿佛到了個大會堂……”(比喻)“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到左右和下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了額角,擦傷了鼻子!保ǹ鋸垼┐送猓玫木渥酉瘛跋鲿r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也時時變換調子。”都可讓學生多讀。
2)讀感情色彩較濃的句子。如,“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獨個兒仰臥在小船里,自以為從后腦到肩背,到臀部,到腳跟,沒有一處不貼著船底了,才說聲‘行了’,船就慢慢移動!薄皟榷匆粓F漆黑,什么也看不見。工人提著汽油燈,也只能照見小小一塊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寬廣。工人高舉起汽油燈,逐一指點洞內的景物……”等。
3)還可讓學生讀文中的重點段落,如路上、孔隙、內洞等段。指導學生讀上面這些句子、段落時,除范讀外,要引導學生多讀多想、邊讀邊想。如,讀去雙龍洞路上一段,可讓學生先讀,再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公路是什么樣子的,山上映山紅、油桐是怎樣生長的,溪水出山是怎樣一種情況,山色怎樣,然后再讀。就這樣反復讀、反復想,一直讀到眼前能呈現出畫面為止。另外,對該讀重音的字句,也應指導。如“山上開滿了映山紅”“象橋洞似的”“……自以為從后腦到肩背,到臀部,到腳跟,沒有一處不貼著船底……”等。
4、拓展延伸,啟發(fā)學生口語交際。
在同學們跟隨導游飽覽了雙龍洞迷人的景色后,我問:“一路游玩過來,哪幾處見到泉水?”引導學生總結本文的寫作方法。隨后我又說:“我們隨著葉老就是沿著溪流參觀雙龍洞的。雙龍洞游覽完了,那個地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呢?我們可以好好地把課文讀一讀,回味一下我們的所見所聞所想,并且可以根據課文的描述,展開合理的想象,設計其中一處的解說詞,下節(jié)課我們評選出優(yōu)秀導游員!這樣引導學生口語交際,在內化語言的同時,又提高了學生的讀書悟文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反思9
這一課,我備課的重點是會分段、分層和過渡段。
知道了教學的重點,就努力實現教學重點目標的有效達成。
怎么辦?先從體裁入手。
我講課文,說過題目,比說體裁的。學生在第一節(jié)的課程綱要分享課上也知道了每一課的體裁,所以,學生知道這一課的體裁是“游記”。具體什么是“游記”,我想學生也只是知道“游玩時記下的”之類的.膚淺認識。
我說,游記是記敘文的一種,和散文一樣,是特殊的記敘文。有著散文“形散神不散
”的特點。你是怎么理解“形散神不散的”,我問。
一學生說,寫得很隨意,但中心不隨意。
我說,就像一個人穿衣打扮很隨意,看似不講究,但他的穿衣風格卻是當季潮流主題典型。
有學生點了點頭。
請同學們?yōu)g覽文本,找一找作者葉圣陶一路走來,經過了哪些地方。
學生說,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
我問,會不會結合著這五處地點,把課文分一分段。
學生分了六段。
繼續(xù)講課,說過渡句。
我問,每一段與每一段是怎么自然銜接起來的。
我重點指導一處——……這是外洞。在外洞找泉水的來路……
學生說過渡句。
順利成章,教給學生寫作學會正確使用過渡句。
最后將重點段“孔隙”。結合文段概括段意,結合段意來分層。
時間很緊湊,下課鈴聲響起,課也結束了。
給學生留下的遺憾是文章的語言沒有細說。那就把課后的第2題交給學生去完成吧。
還有“移步換景”的寫法和文章的寫作順序。讓學生畫一畫游覽圖,學生就會明白。
寫景文教學,能把握文章的三個重點:一是結構,二是語言,三是特點。
當然,在學生能夠在你的指導下學會寫景文閱讀方法之后,就要指引學生細致學習的方向。比如,如何分段,如何分層,如何找過渡句,如何找優(yōu)美語句,如何分析課文,如何把握文章的行文線索……
有意識練習,并循序漸進,相信學生都會在語文的世界找到那個“形散神不散”的那個自己。
而你的教學看似很隨意,其實卻是很有意,很用心,很詩意。
這也許就是語文教學的重點,——讓學生愛上理智的語文,優(yōu)雅的語文,而后在語文的世界里歷練自己,成為一個理智而優(yōu)雅的少年。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反思10
這是一篇游記,記敘了作者游覽金華雙龍洞的經過,情融于景,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秀麗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賞大自然的情趣。
課文按游覽順序,依次寫了游金華雙龍洞時的路上見聞,游外洞,由外洞進入內洞、游內洞的所見所聞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況。
了解外洞、孔隙、內洞的特點和落實“分清文章的主次”這一重點訓練項目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感受孔隙窄小的特點是教學的難點。
我教學的是第一課時。教學時,我從對課文整體感知入手,布置學生預習課文。課前,我讓學生初讀全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本課,我分為三部分,即:
。薄。
。、精讀重點段,體會感知。
。、鞏固練習,進行練筆。
在導入部分,我利用了直觀的雙龍洞剖面圖,讓學生通過示意圖,了解作者的游覽順序,及路線。通過老師提問,抓比較不同的溶洞的特點,進行提問。讓學生找到雙龍洞的特點──“孔隙”。然后直接找到文中的第5段,即本文的重點段,進行學習。
在精讀重點段時,我采用了找特點、讀特點的方法。引導學生讀書,談談孔隙給自己的印象,并在書上勾劃,找出孔隙二特點的低矮窄小,因為“孔隙”是教學重點,所以在本段我進行重擊,推敲,讓學生反復體會。
為了突破難點,讓學生感受孔隙的窄小,我抓住文章細致描寫的'部分,讓學生通過讀先初步體會。在體會不夠時,我找到了“從……到……沒有……才”等關鍵詞語,讓學生反復讀重點詞語,加強體會,再次感受孔隙的低矮窄小。在學生讀中體會后,我便播放了直觀形象的相吳課件,讓學生觀看,感受作者是怎樣通過孔隙進入內洞的。通過理解“船的小,孔隙的險,自己的感覺”,三者相結合,突出孔隙的特點。當學生在“讀一觀”之后,對孔隙的低矮窄小有一定的感受,此時,我出示了句子的比較,將文章中部分重點詞刪除。讓學生通過前后句子比較,學習作者的細致描寫方法,把教學中點始終定在母語的語言文字學習上,讓學生研究作者的寫法,從內容回到語言,使學生的思辨過程認識趨于深化,加深對語言文字的進一步深化。教學中,我從內容中入手,讓學生用各種手段讀書。然后,又從語言回到內容。
在鞏固練筆部分,我利用填空的方法。訓練學生進行背誦、積累,在此基礎上,我訓練學生現場練筆,寫一份孔隙的解說詞。再次,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
整課堂,我讓學生先理解、后積累、再運用。將三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找到特點,讀特點。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并讓學生分清文章主次。以達到本單元的訓練目的。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反思11
上《記金華的雙龍洞》這一課的時候,我著重關注情境教學這個對自己來說還不是很熟悉的領域。眾所周知,情境導入的方法比較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這種方式也比較受學生歡迎。可是過去大多情況我只是把這個彩抹亮了開課前的幾分鐘,例如:講故事?磩赢,聽導游介紹,有時也把一些情境教學用在拓展活動方面,如:扮演小記者、辯論賽……
如何讓情境教學貫穿整個課堂,讓學生整節(jié)課都活躍在老師悉心創(chuàng)造的氛圍。情境中,恐怕最辛苦的環(huán)節(jié)莫過于教學設計了,在設計整堂課之前,熟悉和挖掘教材自然不必多言。只有在此基礎上老師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作靈感,就如同導演設計一個好的劇本一樣,讓學生像演員一樣在你創(chuàng)造好的劇本中積極主動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同時又有自己靈活發(fā)揮和再度創(chuàng)造的空間,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我看電視的時候發(fā)現現在很多綜藝節(jié)目很不錯,像各種挑戰(zhàn)啊。奪標啊,我覺得很能吸引人,同時又能夠充分調動參與者的積極性,所以,《記金華的雙龍洞》節(jié)課就被我設計成為一次奪標旅游。讓學生在游玩。探索的過程中去感受。去理解。去學習。
在過去課堂駕馭能力不夠的時候,我往往設計好思路讓學生跟著一步一步達到教學目的,不敢越雷池半步,甚至學生稍微哪個步子跨大了一點,都害怕自己慌了陣腳,F在我覺得:
既然給了孩子足夠的發(fā)揮和創(chuàng)造空間,就要積極鼓勵學生有自己的見解和主張。這時候老師的基本素質就顯得格外重要,能否收放自如,靈活駕馭,以不變應萬變就是整堂課成功與否的另一關鍵因素。相反有些學生在課堂上提出一些近似荒謬的想法或見解讓大家出乎意料時,老師若能以巧妙或者幽默的方法靈活以對,這種教育機智更是一大看點。這就要求我們要注重一些細小的環(huán)節(jié),精心設計我們的課堂語言。力求生活化。通俗化貼近孩子們與他們取得共鳴,會讓孩子少些反感,多些激情;力求創(chuàng)設一種沒有學生與老師這種概念的.境界。在這節(jié)課中,老師和孩子都是劇本中的一個演員,只是各自分工不同罷了,學生是游客挑戰(zhàn)者,老師是導游,這樣一來,老師和學生之間沒有高低的界限,有的只是平等的對話與交流合作。
在課堂教學中我著重從口語交際。情感體驗。合作探究這一塊著手。例如:調查問卷是教育讓學生做什么事都得有計劃,即使是游玩,也要有所收獲。課文的兩條線索,都采用了小組學習的方式方法:
自主制定旅游線路圖,使得學生一開始就進入角色,積極的尋找課文中作者的旅游路線,一下子就了解了文章的明線,而整堂課快結束時在地形圖的基礎上繪制小溪流水線路圖,則讓學生發(fā)現了文章的暗線。路上的美景,則著重學生的情感體驗,伴隨《春之聲》的音樂去感受,對于沒去過的新地方,學生一定是充滿了好奇,迫不及待地想進去探險。所以放手讓他們進去自己游玩,大致了解雙龍洞的特點(這一段是看錄像,運用多媒體達到直觀形象的效果)如何詳細了解雙龍洞各部分的特點,這一部分需要老師引導,于是我采用協(xié)助導游完成繪制雙龍洞地形圖任務:
一是打破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界限,不能讓他們感覺老是他們在那里挑戰(zhàn)這個挑戰(zhàn)那個辛苦得很,而導游也就是老師很逍遙。
二是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生幫助老師,大家一邊看,一邊找,一邊討論,一邊畫,師生融洽,不知不覺地了解了雙龍洞的各部分的主要特點,完成了教學目標。為了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在體驗內洞奇的時候,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看著老師出示的未命名的鐘乳石圖片,說一說鐘乳石的樣子,給它取個名字,有的說“定海神針”“牛郎織女”“擎天一柱”“碧海云潭”,孩子豐富的想象力讓我為他們感到高興?紫哆@一段是文章的重難點,我主要引導學生從船小。乘坐方式獨特以及乘船時的感受去體會孔隙的低小,自己的感受與作者的感受相結合,去讀。去評。去想象。去感受,讓學生真正地從內心感受到孔隙的特點。
對學生的評價要注意賞識,一個專注的眼神。一個鼓勵的擊掌,都是對學生極大的鼓勵,旅游結束的“致全體小朋友的一封信”中,稱贊他們在這次奪標旅游活動中表現突出,學會了合作學習,繪制了非常有價值的雙龍洞旅游線路圖及地形圖,他們已經成為小旅游家。小探險家。小繪圖專家。小科學家了。讓學生從各個角度發(fā)掘自己的閃光點,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在滿足感和自我肯定中結束學習。
課堂中重視體現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注重體現對學生能力的訓練與培養(yǎng),努力體現新課改的精神。但是由于本課知識點較多,一課時時間又比較緊張,所以安排朗讀與指導朗讀的安排就顯得少了些,文本對話體現得還不夠,如果能用兩課時安排進度慢一點,帶著學生細細體會。感悟文章本身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對于豐富他們的情感。學習寫作都會有更大的幫助。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反思12
《記金華的雙龍洞》是葉圣陶老先生寫的一篇游記。葉老以樸實的.語言,準確生動的描寫展示了金華雙龍洞的美景。
本以為設計已經全面,但仍然出現了紕漏。在教學第二課時交流空隙的特點時,有一個學生認為“空隙很大”。我當時一楞,因為教學這課已經很多節(jié)課,出現這種情況還是第一次。我穩(wěn)下心思,問他“從哪里體會出空隙很大?”學生回答:“‘雖說是空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進出。’能容下一條小船,說明空隙很大!睆倪@個回答可以看出,這個學生不理解孔隙的意思,課前預習也沒考慮。想到此,我把窗戶拉開一個小縫,問學生:這是不是孔隙?學生回答是。為什么說它是孔隙?學生說,因為窗戶很大,看上去它很小,所以是孔隙。由此,我回到課文,文中的孔隙如果放到我們這個教室里來,就不能算孔隙,而在雙龍洞中就是。這是因為洞很大,相對而言,這就是孔隙了。學生這才明白了。
現在回想起來,這個解決方法也是不合適的!翱紫丁边@個詞由兩部分構成!翱住币话阒笀A的洞;“隙”指的是縫隙?紫吨阜浅P〉亩。而我的舉例是縫隙,倉促之下考慮問題很不得當。
由此可見,每一個小問題都不能忽視啊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反思13
通過三個課時,我和學生一起學習了《記金華的雙龍洞》這篇課文。可以說,這三個課時,我和學生讀得開心、交流得盡興、欣賞得舒服。
學生能領悟課文是按游覽順序來敘述的寫作方法,也了解了雙龍洞每個景點的特點,并能有簡練的詞語去概括景點特點。這就是進步,學生會從課文里找詞句來概括了。尤其在學習描寫“沿途中作者見到的溪流,聽到的溪流”的語句時,學生能找出句中的.反義詞,體會出語言的準確性,使其身臨其境。
當然,交流課文時也遇到了一點問題。例如:學生一開始認為孔隙的特點是比較大。(文中句子:雖說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進出。)他們讀到這里,想到小船都能進去,那還叫小。他們理解,孔隙應該像針插進去那么小,或者是個小窟窿。這很正常,因為學生沒見過雙龍洞。后來我引導他們從語段中找句子,再欣賞雙龍洞的圖片,最終他們了解了孔隙的窄小。另外,學生對這段中“要是……準……”這個假設句不了解,我較詳細的講解了一下。
總之,學生在學習本課時,收獲頗多。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反思14
緊跟笑顏朵朵的步伐,今天,我也帶著咱班的學生進行了一次快樂的雙龍洞之旅。
一直擔心學生不喜歡這篇課文,(因為這篇文章的語言較之前面兩篇,意境沒那么美,語言沒那么生動。)沒想到的是學生學習這篇課文的興奮度遠遠超過了前面幾篇課文。我想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我借鑒了笑顏朵朵老師精心設計和制作的教案和課件,教案成竹在胸,上起來自然也更得心應手了,另一方面是這篇課文的語言平白如話,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吧。
值得一提的是,帶領學生過孔隙時的歷程。我讓學生閉目想象,隨著我生動的語言描述,學生模擬起作者的動作來,表情也隨之緊張起來。隨后,學生爭相暢談過洞時的感受,有的說:“里面太黑,太恐怖了!”有的說:“孔隙太窄了,我差點被卡住了,不過還好有驚無險!”有的.說:“我一動也不敢動,不然就破相了!”還有的說:“我覺得太刺激了!就像參加冒險闖關一樣!薄ㄟ^想象,學生仿佛身臨其境,與作者感同身受,獲得了最為真實的體驗。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反思15
課前準備:
我十分重視這次的教學活動,態(tài)度是端正的。變壓力為動力,很早就開始準備:認真?zhèn)湔n,認真制作課件;多次修改課件、教案。
預期的目標:
《記金華的雙龍洞》是篇游記,主要描寫了“外洞、空隙、內洞景物”的特點。教學時,我想重點講解“空隙”的部分,引導學生歸納學習方法。然后,要求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學習“外洞、內洞”部分。最后,學生自學“路上見聞”部分。如此安排,主次分明,體現了本單元的訓練重點一一分清文章的主次。教學“空隙”時,努力實現教育民主化,形成師生共同激勵,相互促進的教學新格局。教學“外洞和內洞”時力促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精神和自學能力為核心的教學理念的形成。最后的設計“導游講解”部分有趣,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課堂成為學生主動學習,勇于探索的動態(tài)過程。教學設計立足課堂,優(yōu)化教學進程;突出精講點撥,講究藝術提問,從以學生的機械學習為主轉變?yōu)槁牎⒄f、讀、寫的綜合訓練為主。教學時,使用許多自己制作的課件,形象生動,提高教學效率,體現現代教學思想。
教學設想:
《記金華的雙龍洞》是篇游記,全文按游覽順序記敘,可分三段。第一段即第一自然段,寫“我”游雙龍洞的時間和出發(fā)地點;第二段從“出金華城”到“那溪流就是從洞里出來的”,寫從金華到雙龍洞的路上;第三段從“在洞口抬頭望”到結束,寫游洞。全文脈絡清楚,層次分明,滿篇皆畫。學習這一課,培養(yǎng)學生用文字描述景物的能力是重要內容。
怎樣才能達到這個目的呢?下面談談我的一些設想。
一要多讀。讀什么?1.讀修辭特點比較突出的.句子。如,“山上開滿了映山紅,無論花朵和葉子都比盆栽的杜鵑顯得有精神!保▽Ρ龋岸纯谙駱蚨此频,很寬。走進去,仿佛到了個大會堂……”(比喻)“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到左右和下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了額角,擦傷了鼻子。”(夸張)此外,好的句子像“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也時時變換調子!倍伎勺寣W生多讀。2.讀感情色彩實濃的句子。如,“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獨個兒仰臥在小船里,自以為從后腦到肩背,到臀部,到腳跟,沒有一處不貼著船底了,才說聲‘行了’,船就慢慢移動。”“內洞一團漆黑,什么也看不見。工人提著汽油燈,也只能照見小小一塊地方,余外全 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寬廣。工人高舉起汽油燈,逐一指點洞內的景物……”等。3.還可讓學生讀文中的重點段落,如路上、孔隙、內洞等段。指導學生讀上面這些句子、段落時,除范讀外,要引導學生多讀多想、邊讀邊想。如,讀去雙龍洞路上一段,可讓學生先讀,再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公路是什么樣子的,山上映山紅、油桐是怎樣生長的,溪水出山是怎樣一種情況,山色怎樣,然后再讀,就這樣反復讀、反復想,一直讀到眼前呈現出畫面為止。另外,對該讀重音的字句,也應指導。如“山上開滿了映山紅”“象橋洞似的”“ ……自以為從后腦到肩背,到臀部,到腳跟,沒有一處不貼著船底……”等?傊,只要注意讀,注意引導學生讀一次,達到一種目的,學生就會漸漸讀出味來,讀出“門道”來,百讀一厭。
二要精講。講寫作方面的技巧、特點。一是文章的內在聯系。本文除按游覽順序寫外,文中還處處寫到溪流。從入山到外洞、孔隙、內洞,無處不溪流,好像作者的游覽,處處追尋著溪流的“足跡”,使文章自然而然地串了起來,也使人看到了作者游覽時不斷探求雙龍洞“奧秘”的興味。二是本文特殊的表現手法一一借用具體化的事物和感覺到的情況去描畫觀察到的情況。如,寫孔隙情況,作者不直接說孔隙多大、多高、多長,里面的情況怎么樣,而是用人們所常見的東西比喻說明。說孔隙的高低寬窄用了“容得下一只小船進出,怎樣的小船呢?兩人并排仰臥,剛合適,再無法容納第三個人”。寫孔隙內的情況,用感覺去寫:“山石似乎都朝我擠壓過來,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了額角,擦傷了鼻子!睂懲舛吹拇笮⌒螤睿骸跋駱蚨此频摹保白哌M去,仿佛到了個大會堂……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個人開個會,一定不會覺得擁擠”,等等。這樣寫,把許多抽象的東西都形象化、具體化了。三是分析文章的脈絡層次,篇章結構。
教學效果:
實現兩個目標:培養(yǎng)學生思考、表達和搜集材料的能力,運用有關課外材料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依據課文內容,搜集材料、豐富課外知識的習慣,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對喀斯特地貌的興趣。
完成本單元重點訓練目標:教學時,我重點講解“空隙”的部分,引導學生歸納學習方法。然后,要求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學習“外洞、內洞”部分。最后,學生自學“路上見聞”部分。如此安排,主次分明,體現了本單元的訓練重點一一分清文章的主次。
不足之處:上課緊張有余,教學機智不足;教學內容過多,對各個教學過程挖掘的深度不夠;學生主動參與的精神不夠,教學氣氛不活躍。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反思05-25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反思10-24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反思03-30
《記金華雙龍洞》教學反思04-20
《記金華的雙龍洞》語文教學反思03-21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反思15篇03-30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反思(15篇)04-20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反思15篇02-28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反思15篇【合集】05-25
《記金華的雙龍洞》說課稿06-27